分享

浸在雨中的“ I Love You”

 姚骅2020 2020-08-06

(文/ Ben)这几天好像很多地方都进入了雨季,来分享一张适合这种天气的专辑。来自1992年,草蜢的粤语专辑《La La Means I Love You》。其实说到这张专辑好像很多朋友都会觉得陌生,包括对那个年代的港乐很了解的听众,甚至当年的销量也仅仅达到了一白金的销量。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销量不错了,但是在实体唱片盛行的年代,这个销量对于宝丽金这种大公司来说确实不算多了。

草蜢从1988年正式发片,直到1991年的《忘情森巴舞》之前,都是黄祖辉任制作人。《忘情森巴舞》开始是由欧丁玉和杨振龙担任制作人,到了1992年这张《La La Means I Love You》,制作人换成了由杨振龙一人担当。大家可能都知道杨振龙今日在华语电音界显赫的地位,以及他在电音领域具有的国际化的视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草蜢的这张专辑是杨振龙第一次独立担任制作人的唱片,其销量不佳也许是因为杨振龙太过前卫的理念无法迎合听惯K歌金曲的香港乐坛。顺便说一句,当年的杨振龙才21岁,比草蜢年龄最小的蔡一杰还年轻。这首《La La Means I love You》的原唱是The Delfonics,Jackson 5、杜丽莎等也翻唱过原曲。在草蜢之前,香港的蓝战士乐队也唱过粤语版叫《灵犀一点》。

草蜢早年的唱片尽管以改编歌为主,但每张专辑里都会有一两首蔡一智作曲的作品,直到后来蔡一杰也开始大量写歌,发展成基本全碟都是蔡一智、蔡一杰写的歌(苏志威就是这么没存在感的)。但《La La Means I Love You》里面没有草蜢自己作曲的作品,而且不但没有他们自己写的歌,整张专辑都是改编歌,蔡一智在这张专辑里也仅仅填了三首词。这种“奇观”即使在香港当时改编盛行的大环境下也不多见。

草蜢大部分专辑封面都非常漂亮,可能是因为蔡一智是学设计出身的原因,《La La Means I Love You》的封面、封底以及内页的图都是同一场景:草蜢三人身着白色衬衫沉在水中的样子,配上蓝色的底色。这和专辑整体的概念相符:夏季的雨天。当年的双面黑胶、磁带很自然的把专辑分成了“summer day”和“summer night”两面,一面是白天听的快歌,一面则是适合在雨夜聆听的慢歌。在每一首歌的间隙都加入了一些下雨或者打雷的声音,使听着更能身临其境,但是专辑单曲后来被收录在精选集的版本被删掉了这些创意。这张专辑也是草蜢最先开始尝试概念唱片的试水之作。另外我一直觉得苏志威沙哑略带疲倦的声音适合雨夜的氛围,但不知为何这张里蔡一智、蔡一杰都有各自主唱的歌,却没有苏志威的份儿。

这张专辑里最著名的一首歌就是《三分钟放纵》了,也是非常经典粤语电音舞曲,原曲来自美国女子偶像团体The Cover Girls的《Because Of You》,经过杨振龙、Patric Delay和谭国政三人重新编曲给草蜢来唱。杨振龙除了是全碟的制作人,还和Patric Delay负责了全碟的采样,谭国政加入的是乐器部分的编配。我还特意找来原版来听了,确实是截然不同的编曲。这首歌的原作者David Cole是美国80年代一位很出色的音乐人,但可惜已于1995年离世。

另一首《A.E.I.O.U》也是风格类似的电音舞曲,依然是改编欧美的作品,蔡一智填词的。原曲来自英国“funk-disco”组合Freeez,其实是一首类似蒸汽波风格的作品,但是依然经过了杨振龙的鬼斧神工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接下来是一首非舞曲的歌,《夜性感》原曲来自美国灵魂乐歌手Sylvia Robinson的《Pillow Talk》,两版都是描写情欲题材的歌。周礼茂一直挺会写这类的歌词,其他的作品比如草蜢的《蜘蛛女之吻》、梅艳芳的《欲望野兽街》。草蜢2006年的演唱会上蔡一智主唱《夜性感》、蔡一杰主唱《撕开我的心》、苏志威主唱《蜘蛛女之吻》连成了一个medley来唱。

专辑的最后是两首非常好听的慢歌,蔡一杰独唱的《下次遇见你》和三人合唱的《妒忌》。第一次纵观全碟总觉得这两首歌与专辑整体不是特别合拍,因为前面9首全部是欧美改过来的歌,而这两首是亚洲人写的歌。《下次遇见你》相信大家之前都看过姚骅老师对台湾音乐人吴大卫的介绍,这里不赘述了(冷冷的夜里,听吴大卫),原曲也叫《下次遇见你》。蔡一杰的低吟浅唱果然出色,如果说之前也是蔡一杰独唱的《Lonely》是把忧伤唱到欢快,那么这首则是把无奈唱的心平气和。冷不丁冒出来的一句普通话“我爱你”还是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一首《妒忌》个人认为是这张专辑的点睛之作,原版来自草蜢多次翻唱的日本歌手池田聡,原曲也就叫《Jealosy》。除了歌词外没有特别大的改动,歌名都是直译的。草蜢的版本在编曲上还是做了一些小的改动,比如原曲的前奏开始只有键盘声部,然后一遍前奏之后才情绪满满地带出弦乐的声部;草蜢的版本直接是两个声部直接一起出来的。个人观点是草蜢的版本这个改动是对的,编曲更精简了,对于上一首满腔的愁绪更像是一种宣泄。开头的雨声伴随着前奏更像是把上首歌的无奈哭出来了。说个题外话,这首歌是太极乐队的邓建明弹的吉他。

彩蛋来了,为什么我说《妒忌》是点睛之作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池田聡的《j.e.a.l.o.u.s.y》唱片也是蓝色背景、白衬衫,如果大家听到《j.e.a.l.o.u.s.y》最后的结尾处,会惊喜的听到也有雨声。个人推测当年杨振龙给草蜢制作这张专辑的很多理念或许是借鉴了池田聡的唱片。

池田聡 《j.e.a.l.o.u.s.y》(网络图)

专辑里的其他歌还是留给大家自己去感受吧,毕竟这是一张概念专辑,一定要一气呵成听完。喜欢听普通话的朋友也可以找来跟《La La Means I Love You》封面一模一样的《又爱又恨》来听。

(本文作者Ben,我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做了少量的修改)

母亲节,妈妈唱的那些歌

这两组很相似的歌,为什么作者有不同署名?

有一天我会插上翅膀飞,有一天我会张开双眼看

曾为邓丽君写歌的她,也在五月离开了这个世界

灰狼LOBO的宝岛之歌

没能越飞越高的楚奇楚童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