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在线-《家乡的照片》宋丙强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宋丙强,曾在起点中文网,蕾鸣文学,百花驿站等发表小说,散文。文学爱好者,望文学在民间发扬广大。

现代作家

家乡的照片(原创)

我在异地工作,每每身心俱疲地回到住处,总禁不住百度一下家乡小镇的名字。

屏幕上,家乡的山山水水映入眼帘,家乡的花草树木在摄影师的捕捉下,定格在最美的一瞬,或满树繁花,红的、粉的、白的、紫的煞是好看;或一树树覆盖了白雪,与灰白相间的山体,共同组成冬日里的一幅幅山水画。看罢家乡的照片,身心的疲惫瞬间消失,生活的动力慢慢重现。

感谢摄影师,以及拍摄家乡照片发于网络的人,是你们让我在他乡异地,时时感觉躺在家乡的怀抱里。

家乡的村子,村中的房屋,排列得很无序,随山势而建,高低不同,或临河而居,或座落在山岗。家乡的照片里,这些村落民居是何等亲切,我在里面找寻我家的老屋,仿佛看到老屋上升起袅袅炊烟,仿佛看到母亲在老屋里制作煎饼的身影,煎饼一张一张叠起,散发着沂蒙山区特有的米香味道,弥漫开来。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家乡的山水、树木、民居就像沂蒙山小调唱的,在这些照片上展示出来,照片绚丽多彩,随四季变幻着颜色。阳春三月的桃花林,被潺潺流淌着的小溪穿过,悄无声息地带走多少飘零的落红;少年时,跟玩耍的伙伴,曾留了一张合影,恰好在这河边,也是三月天,照片上却是单一的嫩绿,新生的嫩草,岸边田里绿油油的小麦,溪边吐露嫩叶的柳条,伴着这条蜿蜒的小溪。现在的新照片里,粉红的桃林,改变了家乡贫穷的面貌,乡亲们靠卖桃子,走上了致富路。

这些家乡的照片,无论是网上发的,亦或是微信传的,家乡的桃红柳绿,也成了游子的挂念。曾经跟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老乡,在家乡的贴吧里,谈论一张风景照的拍摄地,具体是哪个村子;也曾经跟在海南工作的同乡,分享家乡“十里桃花长廊”,粉红的桃花开遍山野的盛景。

古时候,飘泊异地的游子,只能寄情于明月,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如今,我们这些游子打开电脑手机,便能看到家乡山水的四季轮回;看到母亲又增添的白发,和被岁月无情镌过的憔悴面容;看到父亲站在,瓦蓝的天与厚重的田地间,倔犟而苍老的身影。

家乡有祖辈留下的印记, 就在村口闲置的那盘石磨里。苍桑的磨盘磨出多少粉汁,滋养了多少前辈乡亲。石磨的照片,在每位游子的手机里,时时提醒我们记住自己的家乡;家乡有祖辈踏出的山路,蜿蜒向上的山路,落下过多少前辈的足迹。山路曲折的样子,在每位游子的手机里,提醒走惯开阔大道的我们,回去再一次踏着山路,追寻精神的家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乡有母亲的呼唤,在外漂泊的每位游子岂能不眷恋。家乡传来母亲的照片,驼背的身影,憔悴的面容,增添的白发,在外漂泊的游子岂能不归……

《现代作家》投稿须知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现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四、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投稿邮箱: Luodaxiong@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