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的读者里面其实有不少高考生,现在各省高考分数快出来了,大家都会面临填志愿的选择。作为过来人,我觉得下面我说的这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与其纠结选专业,不如专注选学校。毕了业之后你会发现,学校的影响力远大于专业影响力。任何一个招聘单位,一定会把学校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依据。
有些人,觉得学个好专业更好就业,所以即使可以考更好的学校,也会选差一点学校的最好专业。
这个你就错了,现在大学本科生毕业,没几个人是完全能做到专业对口的。事实上,职场上的大部分工作,高中生都可以轻松胜任。你去应聘,人家看的也是你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专业。
你的专业再热门,再好,但你学校不咋地,人家也不认。而你专业再差,如果学校不错,人家也会对你青眼有加。比如你是排名前10高校学生,无论你去哪面试,人家的推荐语都会写上,学历优秀。就这一点,可能把你很多的劣势都给掩盖过去了。
如果学校等级差不多,或者差距不是太明显,优先选择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城市。无论是对你的眼界还是后面求职,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比如你在有些城市,你找个实习工作都特别难,但你在发达地区,找名企实习也有大把的机会。对于应届生来说,如果实习经历不错,找工作是可以秒杀很多人的。
然后尽量选择南方城市的学校(除非你去北京),同样在南方的话,尽量选择东部地区或者东南沿海的学校。虽然这么说容易挨揍,但事实就是这样的。
我们都有这种经验,就是对很多不是本地的学校,是很陌生的。哪怕学校不错,也可能没听过。这对你就是一个无形的杀伤和贬值。而你在本地的话,就业条件又不好,又只能去别的地方就业。这种隐形杀伤就不可避免。
除非你的学校特别厉害,全国名校。但同样是名校,发达地区名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也更有竞争力,因为他们就在那种环境中学习生活的,不知不觉中,人的综合能力方面就比其他地区的人要厉害。
这一点你要没经历过是很难有感觉的。我2015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按理说武汉也是中部最大的城市了,但到了上海后发现,真的没办法和这边的人的思维比,他们会开阔很多。
只要在学校,城市方面理性选择,大学志愿就不会填得太离谱。
然后大学的课程都不是很难。虽然也有高数,大学物理这种难课程,但也没听说有几个人因为课程难就毕不了业的情况。就算你再不喜欢的专业,想学好依然很容易,你只要拿出准备高考30%的精力,在大学就可以横行了,当然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大学志愿很重要,会改变你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会跟随你一辈子,永远不可逆,所以还是要多考虑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