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作家||【凤山其人】◆贾爱英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海淼,真实姓名贾爱英。作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目前已在各种媒体发表作品一百多篇,共计二百多万字。大都反映婚姻家庭和子女教育问题,贴近生活,主题积极阳光,弘扬正能量,乡土气息浓厚。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孽缘》,已与江山文学网签约;中篇小说《富贵之人贫贱命》在报纸连载;散文《花心》在杂志刊发,另有数篇短篇小说被报纸杂志采用。

 凤山其人(外一篇) 

 

祭婆母

婆母,早想写一篇祭奠您的文字,但拿起笔就有许多酸甜苦辣涌上心头,就有一种凄楚悲凉的感觉来困扰我,所以总是半途而废。

我是在走得很累,想找一个灵魂栖所的时候来到您家的。世俗的眼光和做女人的娇气,让我变成一个想靠在夫的肩上,躲在公婆树下乘凉的小媳妇。

您是从苦水里泡过来的。听老人们讲,您初来这个家时是一个水灵灵的大美人。但多病的公婆,不成年的弟、妹,和众多的儿女拖垮了您。您落下了一身的病。

病弱的您却做了两件让人感动的事。

第一件事:您将大哥大姐送给没生养的两个小姑,自己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第二件事:您拖着病弱的身躯为小叔盖房娶妻,自己带着孩子们负债累累,挤身于两间破土房里。

这两件事说起来并不惊人,做起来却需要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容人之量。我每次想起都自愧不如。

奉养完老人,安排好弟、妹,您自己的孩子也大了。

姐姐们的出嫁也备受村里人的夸奖。

据说您是村里最开通的老人。不讲究对方家庭,不索取彩礼,按您的话就是:“人穷不能扎下穷根,只要两个孩子肯吃苦,总会过上好日子。”

轮到您儿子的婚事了。

自尊心很强的您,发誓别人家媳妇有的,您家的媳妇照样有。新房盖起来了,家具置齐全了,媳妇娶家来了,您本来就病弱的躯体再也支撑不住,病倒了。

我走进您的家门,就面对一个病重的您。

我自然不知您对这个家庭所做的贡献,我的青春不得志和这个家的一贫如洗,加上一个病得连一壶水都提不起的您老人家,时常让我有一种委屈感。

但我也知足,因为这个家庭里,有一种爱意融融的氛围。病重的您精神出奇得好。

您会不时地給家人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会把姐姐们给您的礼物分给我和夫一人一份,当我和您的儿子有不愉快时,您会把您儿子训一顿,变着法哄我高兴。您总是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从不把自己当病人。

我身怀有孕时,您更是拿我当宝贝看,不让我干一点累活,好吃的东西全让给我。当看到别人家的婆媳在大街上对骂时,我真为我们的相处而庆幸。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我们也有不和谐的时候。

您开朗、爽快,我沉静内向。多愁善感的我,有时就把您不经意的话记在心上。这样的话堆积得多了,就成了心事。我没想起与您沟通,却用书呆子似的心了去试探经历了半辈子风霜的您。

我挑起分家的风波,想以分家为借口,看看您对我的态度。我听到被我的巧辩气得无话可说的您说出一句过失的话。

您这一句不知怎样形成的话,深深地刺伤了我,使我恼羞成怒。我来到您家第一次耍脾气。

我做了一件想起来就暗骂自己庸俗的事:让您从您病弱中盖起的新房里搬出去。我居然还不解气,还在您面前三番五次地哭泣,让如此寒心的您反过来安慰我。我承认,年轻稚嫩的我在很多事上错怪了您,但更重要的是,早就疲惫不堪、想在您家找一个灵魂栖所的我,在青春的沼泽地里迷失了方向。我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过失。

但您没怪罪我,这正是您在我心中不同于别人的婆母之处。您对别人说:“孩子来到俺家,没跟俺享过福,倒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我的病拖累了孩子,我知道孩子的心是好的,就是有点小过节,我也不会怪她。”

婆母,当我知道这些话的时候,我是多么感动啊!这样的胸怀除了母亲,谁还会有呢?

您要走了,要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永远地离开您的亲人了。

您的胞弟心痛得不知所以,强烈地对我要求要厚葬于您。

我能担当起什么?望着昏迷中仍与死神作斗争的您老人家,我又有什么话讲?恕我直言,我宁愿您在生前少一点病痛,多一点快乐,宁愿花光所有的财产为您看病,不愿留一分钱来处理您的后事。人死了还有什么感觉,花的钱再多又有什么用?不过是满足活着人的虚荣心罢了。我当时真得这么想,只是不忍对您弟弟说出来。我保持沉默。

您从昏迷中醒来,最后一次睁开双眼。您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微笑着给我们和解:“都是我的骨肉,谁有不愉快都会让我心疼。我是没救的人了,只希望你们能和和美美地过下去。这些年我天天治病花钱,让一家人过着紧紧巴巴的日子,死后再让孩子花钱,我死了也不得安宁。”

这是您最后的遗言,在这最后的时刻里,您也没为自己着想,而是希望您的亲人能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婆母,现在您离开这个世界十年了,您的儿女一个个都过上了好日子。我常常想:“您要是还活着,该是怎样的情形?您要是没那么多的病,该是怎样的气度?”

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想起您病重中的表情,我就感到压抑,心里就一阵阵地隐隐作痛。

做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之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做人也都是很幸运的,所以我们之间也留下了值得珍惜的点点滴滴。

扯不断的亲情,化不了的缘。

您给我的岂只是亲情和缘分?

您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可惜有些道理是在您死后我才明白的。

今天是您的忌日,我站在您坟前呼唤一声:“婆母,安息吧。在那个没有烦恼,没有病痛,没有贫困的世界里好好保重。”

◆凤山其人

凤山是我的妹夫。

他个子不高,与我妹差不多;长得虽说不上丑,也不算英俊;身体不强壮,右臂曾有过两次骨折;家境更是寒酸,一家三代住在一个小院里。

令人不解的是,我的妹妹偏偏看上了他,非他不嫁。出于对女儿的未来着想,我的母亲坚决反对。凤山和妹妹找了我们村里最会说话的人当媒人。媒人天天拿着凤山买的礼物往我娘家跑,磨破了嘴皮,我的母亲就是不松口。凤山又在妹妹的带领下来到我家,拜托我来劝母亲。我虽然不只从相貌、身体、家境这些现实的方面看人,也不认可这个将来的妹夫。我对妹妹说:“做人虽不能只看眼前,但凤山这个人缺点确实太多。就凭花言巧语这一条,如果你们将来结了婚你也不会得到幸福。花言巧语的人一般都不实诚,他卖了你你也察觉不出来。你又没什么缺陷,为什么不找个处处优秀,一家人都能相中的人?”妹妹不愿意了:“世上的好人多的是,属于我的只有一个,就是凤山。人家好心好意地找你帮忙,你倒说破气的话。”我看妹妹痴情至极,就不再说反对的话,保持中立。

凤山又找人做我父亲的工作。聪明伶俐的妹妹自幼受父亲的钟爱,父亲经不住妹妹的软磨硬泡,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见父亲已同意,妹意已决,就不再阻拦。她给凤山提了三个条件:一、必须盖起结婚用的新房;二、家具必须置备齐全;三、订婚、结婚的彩礼一分钱也不能少。

凤山满口答应。

订婚后凤山有了去看我母亲的借口。他每天都抽空去一次,一进家门就让母亲坐下喝水,他替我母亲做家务,并且不让我妹妹插手。“爸”“妈”叫得比亲儿子喊得还甜。母亲脸上有了笑容,渐渐忘了自己给凤山提的条件,结果凤山新房没盖、家具没置、结婚彩礼没送,就把妹妹娶回了家。

还别说,妹妹真没看错人。婚后凤山对妹妹百依百顺,洗衣做饭的事只要他在家就不让妹妹沾手。妹妹也长志气,不但对公婆好,对凤山有病的奶奶也很孝敬。两年后小外甥出生了。凤山舍了家去外面闯世界,他对妹妹说:“我不能用体力挣到更多的钱,就多动脑子,用智慧去证实自己的价值。”妹妹也支持他的做法。

离开家后,凤山补过轮胎;修过鞋;做过零工;倒卖过蔬菜。按他的话说就是:“酸甜苦辣都尝过,风雨坎坷都经过。”后来凤山在一个繁华市场炸油条卖。由于生意兴隆,他就租了个店铺,兼做包子、烧饼,后来又加了小菜,变成一家快餐店。

无论走到哪里,凤山的心都在妹妹身上。他说娶了妹妹这样的媳妇,是他的福分。一直把妹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这些奢侈品,在农村还不时兴的时候,他就给妹妹置全了,更让妹妹手里有足够的钱用来走娘家用。

有一年雨水特多,经常连阴天。凤山带我妹妹走娘家,看我的父母住在潮湿阴暗的小房子里,就拿出钱来给我的父母盖新房。我父母不同意,说我的哥哥、兄弟都有宽敞的房子让他们去住,他们图清静才住在这里。凤山说:“挣了钱就是花的,最有意义的就是把钱花在父母身上,我让我的父母过上了好日子,也要看着您二老享福。”他把钱给了我的哥哥,在哥哥的操持下,为我父母盖起了宽敞的新房。

凤山的快餐店开业后,妹妹来店里帮忙。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宽松。凤山却不知存钱。他把辛苦挣来的钱拿来帮助亲戚朋友。他资助他哥哥的孩子读书;他姐姐的孩子创业;他父母的一切花销都由他一人出。对我娘家人也是这样。我母亲看病,我父亲的零用钱,都由他报销。

母亲又说话了:“你自己的孩子也越来越大,这可不是过日子的来头。”在妹妹的坚持下,他才在支持我买了房子后,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的家人越来越喜欢凤山,并不只因为都得到过了他的帮助,还有他对我妹妹一如既往的真心。他会在大众场合大声宣布:“都说我怕老婆,我觉得怕老婆是男人最大的优点。一个不怕老婆的男人是失败的男人,因为他没找到值得他怕的女人。”

这个凤山,让我也不知该说他什么好了。

《时代作家》投稿须知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时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四、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投稿邮箱: Luodaxiong@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