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底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

 大话百科天地 2020-08-06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在培养孩子时候都会暗暗较劲,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的“起跑线”触动着每一个家长最脆弱的神经,已经成为很多家长育儿焦虑的一个起点。

  到底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表明,父母自身对孩子的直接影响,以及父母的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调节作用,都说明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资源。

对于孩子“起跑线”的定义,如果遵从公平来给孩子定义“起跑线”,那应该是孩子还在未出世之前。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有相同的资源——父母。人生本来就没有统一的起跑线,因家庭环境不同、所受的关爱不同、成长资源不同等,孩子将有不同的人生本来就没有统一的起跑线。

  孩子“起跑线”的起点在哪?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父母就是孩子“起跑线”的起点。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一定不是场百米赛,一定是场马拉松,是长跑。对待孩子成长的态度,取决于父母认为孩子的人生,是“长跑”?还是“短跑”?两者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如果将人生的终点设在生命的尽头,那么,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认为人生是长跑的父母,会用平和的心态鼓励孩子:“孩子,你慢慢来。”

  


如果将人生的终点设在高考,那么,人生就像一场100米的短跑。认为人生是短跑的父母,会用焦虑的心情催促孩子:孩子,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若输在“起跑线”上,真的不是因为孩子不够努力。因为“起跑线”是家长给定的。

  老人常说“看一个孩子怎么样,有时不用看孩子本人,跟他的父母聊一聊,心里就有数了。”父母的努力,才是孩子教育最好的“起跑线”。如果人生真有“起跑线”,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关系。如果人生是一场接力赛,父母跑的越远,孩子接棒的时候离终点就越近。父母规划的顶多是条跑道,孩子自己规划的,才是未来。

通过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一个教育的机会”“一个正能量的榜样”,也可以增加孩子“起跑线”上的特权。如果他们的比赛是马拉松,我们的孩子通过努力,一样能优先到达终点。

  爱读书的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对于知识、对于文化有向往心,才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受到感染,逐渐培养出孩子的求知欲望,为孩子知识开拓打下最坚实的基础。,使孩子从小便自觉接受了“读书很重要”的观点,并保持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的未来,其实在父母的眼界这里就见了高低。父母的眼界有多远,孩子的道路就能走多远;父母的魄力有多大孩子的世界就有多大;父母的层次线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父母的见识,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句话可以让我从对孩子教育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就是父母的见识。父母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起跑线”,曾国藩认为“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只有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远。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总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自己的格局,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有什么样的格局,就会给孩子规划什么样的人生,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成长。父母有多大的格局,多高的水准,孩子就能走得多远,走得多潇洒漂亮。

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父母的眼界和格局,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父母不要花太多心思在如何提高孩子素质上,而应先提高自己素质。孩子生活中出现问题,先别急着从他人身上找原因,先看看孩子,看看自己,从家庭教育的根本,从父母的教育方法中寻找原因。

父母要做孩子人格的榜样,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就是无声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所以父母的确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真正重要并对一生都有用的,是真诚的热爱、无穷的好奇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孩子的“起跑线”不是他学习的第一个台阶,而是他最初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