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陈晓春︱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

 陈晓春 2020-08-06


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
文/陈晓春

7月24日,参加第三期宣传思想文化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聆听了顾晓燕老师关于《文房四宝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的专题讲座。纸、墨、笔、砚,是中国文人的文房四宝,从他们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中国文人息息相关,成为中国文人情有独钟的文化载体。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竹片、木片和绢帛上,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甲骨文、竹简、木牍,还有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金文。

纸的起源大约可追溯到西汉初年,但是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写字。直到东汉时期的蔡伦,他经过长期的试验,改进了造纸方法,造成了一种薄薄的纸。这种纸便于写字,而且便宜,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以后,造纸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纸也有了各种不同的种类和用途。安徽省宣州生产的宣纸,更是以其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被广泛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享有“纸中之王”的美誉。

一次诗画社组织活动,需准备一些宣纸供书画家们创作,采办时被问及要生宣还是熟宣,我一下愣住了,宣纸怎么还有这个讲究呢?原来,宣纸不仅有生宣和熟宣,还有半生熟。生宣就是普通生产的宣纸,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具有渗化、吸水等特性,润墨性很强,常用于泼墨、写意山水;熟宣就是在生宣上加刷一层胶矾,使其失去渗化和吸水特性,多用于工笔画;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故画山水一般喜欢用半生熟宣纸,皴、擦、点、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现丰富的笔情墨趣。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面对店主的问题竟不知所措,真的好生尴尬。

由于宣纸具有吸水性强的特点,水墨点在纸上会马上洇开,能达到瞬间水墨交融的效果。用浓墨,墨色鲜亮;用淡墨,层次清楚;用复墨,笔笔分清,干后有立体感,不嫌平薄;用焦墨,飞白清晰;用水混墨能产生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有泾渭分明而又相互渗溶的感觉。所以宣纸一直以来是最为中国文人所喜爱。

尘之先生一家三口都是书法家,尝鼓励我习字,并赠纸笔若干。除了普通的毛边纸以外,还有几套描金方格、竖格练习纸和临摹纸,印刷精致、美观。但由于自身基础太差,临帖许久,却无寸进,总无法下决心让其沾染墨?,怕一笔春蚓秋蛇坏了其美丽。

年前,得画家周英俯允为我抄诗,需册页数本,找尘之先生诉说请求,先生再次慷慨相赠线装册页十数册。册页蓝色封面,土黄色内芯,竖格印刷,四角间或配有兰草瘦石、牡丹蛱蝶、青荷游鱼等各式花草图案,端庄典雅,古色古香。画家周英的小楷古朴厚重,自成一家,与册页的古典气息相映生辉、相得益彰。拿到册页之时,激动不已,既感尘之先生相赠册页之高谊,又感画家辛勤抄录之殊功,心下暗许,当永久珍藏。

近日连续阴雨,读杨万里《阻雨》诗,其中有句“小诗苦雨当云笺,寄似南风一问天”,云笺,便是印有云状花纹的纸。与讲座所学相互印证,方知笺就是用生宣按照不同用途,通过印刷,染色,加料,擦腊,砑光,泥金银粉,洒金银箔片,描金银图案等方法制成的纸.多数又称“花笺”或”锦笺”。用宣纸加工笺纸后,往往冠以种种雅称,如金粟笺、凤尾笺、碧瑶笺、浣花笺等等。唐郑谷《效野》诗云:“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其实,哪里是何必呢,手头无有罢了。因赋鹧鸪警绝,而得“郑鹧鸪”雅号,僧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字师”,如此著名的晚唐大家,心中岂能没有浣花笺的一席之地?

参加过几次书画家们的笔会,见他们泼墨挥毫、勾连点划,春辉反射双奚墨,日影轻摇五色光。寸毫挥洒烟霞起,翠墨横斜水云长。在佳作纷呈的背后,除了艺术家们自身的修养,又怎能离了纸墨笔砚的功劳呢?文房四宝,这一凝聚了先人无穷智慧和心血的特殊文化载体,早已深深地刻印在中国文人几千年的生命长河之中。


作者简介

陈晓春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盐城市湖海艺文社社员

诵读

陈亚平,江苏大丰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诗词、书法爱好者,《人民作家》平台特邀主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