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光缆敷设施工标准及验收要求

 室内外光缆厂家 2020-08-06
我们之前专门和大家讲过关于视频监控系统施工详细过程的施工标准。很多朋友多次提到关于FTTH (光纤入户)施工规范,FTTH可能大家接触的多,但了解的不多。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关于FTTH的施工规范。

一、管道光缆敷设

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1、在孔径90mm 及以上的水泥管道、钢管或塑料管道内,应根据设计规定在两人(手)孔间一次性敷设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

2、子管不得跨人(手)孔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

3、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一般为200~400mm;本期工程不用的管孔及子管管孔应及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封堵。

4、光缆在各类管材中穿放时,管材的内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 倍。

5、人工敷设光缆不得超过1000m。光缆气流敷设单向一般不超过2000m。

6、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交叉,无明显刮痕和损伤。敷设后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固定。

7、光缆出管孔150mm 以内不得做弯曲处理。

8.光缆占用的子管或硅芯管应用专用堵头封堵管口。

9.光缆接头处两侧光缆布放预留的重叠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续完成后,光缆余长应在人孔内按设计要求盘放并固定整齐。

10.管道光缆根据接入需要按设计要求进行中间人孔预留。

二、直埋光缆敷设

●直埋光缆埋深应满足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具体埋设深度应符合上表的要求。光缆在沟底应自然平铺状态,不得有绷紧腾空现象。人工挖掘的沟底宽度宜为400mm。

埋地光缆敷设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直埋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2.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同沟敷设,同沟敷设时应平行排列,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应≥100mm。

3.直埋光缆与其他设施平行或交越时,其间距不得小于上表的规定。

4.光缆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如山地、梯田、干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的要求。

5.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 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设。坡面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水流冲刷的可能时,应采取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在坡度大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光缆(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

6.直埋光缆穿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封堵严密

7.直埋光缆进入人(手)孔处应设置保护管。光缆铠装保护层应延伸至人孔内距第一个支撑点约100mm 处。

8.应按设计要求装置直埋光缆的各种标志。

9.直埋光缆穿越障碍物时的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先填细土,后填普通土,且不得损伤沟内光缆及其他管线。

2.市区或市郊埋设的光缆在回填300mm细土后,盖红砖保护。每回填土约300mm处应夯实一次,并及时做好余土清理工作。

3.回土夯实后的光缆沟,在车行路面或地砖人行道上应与路面平齐,回土在路面修复前不得有凹陷现象;土路可高出路面50~100mm,郊区大地可高出150mm左右。

需要用到路面微槽光缆时,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开槽宽度应根据敷设光缆的外径确定,一般应小于20mm;槽道内最上层光缆顶部距路面高度宜大于80mm,槽道总深度宜小于路面厚度的2/3;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整、无硬坎(台阶),不应有碎石等杂物;沟槽的转角角度应满足光缆敷设后的曲率半径要求。同时,还需要遵循下列要求:

1.在敷设光缆前,宜在沟槽底部铺10mm厚细砂或铺放一根直径与沟槽宽度相近的泡沫条作缓冲。

2.光缆放入沟槽后,应根据路面恢复材料特性的不同在光缆的上方放置缓冲保护材料。

3.路面的恢复应符合道路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复后的路面结构应满足相应路段服务功能的要求。

架空光缆敷设:

●架空作业一定要注意好高空作业安全保护。

●架空光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力、应力,无扭转,无机械损伤。

●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光缆的挂钩程式。光缆挂钩的间距应为500mm,允许偏差±30mm。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应安装齐全、整齐,如图1所示。

在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500mm,允许偏差±20mm

●布放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1~3 根杆上作一处伸缩预留。伸缩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扎带间下垂200mm。伸缩预留安装方式应符合图2的要求。光缆经十字吊线或丁字吊线处亦应安装保护管。

●架空光缆在吊线接头处的吊扎方式应符合图的要求。

引上光缆敷设

●引上保护管的材质、规格、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引上保护管在水泥杆、木杆和墙壁的绑扎固定方式应满足图1、2、3 的要求。

●光缆在引上保护管上部的安装方式应符合图1 的要求 。

●在人(手)孔内的引上光缆的走向应符合图2 的要求 。

墙壁光缆敷设

墙壁光缆的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不宜在墙壁上敷设铠装或油麻光缆。

2.墙壁光缆离地面高度应不小于3m,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用钢绞线吊挂,其缆线最低点距地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3.墙壁光缆与其它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水平敷设的吊线在墙壁上的终端固定、中间支撑应符合上面两图的要求。

5.墙上支撑的间距应为8~10m,终端固定物与第一只中间支撑的距离应≤5m。

6.垂直敷设的吊线在墙壁上,其终端应符合上图 的要求。

7.墙壁架空光缆的卡钩间距要求与杆路架空的卡钩间距要求相同。墙壁架空光缆转弯两侧的卡钩间距应为150~250mm,两侧距离须相等。

楼道光缆敷设:

光缆在楼道中敷设一般采取在线槽和暗管敷设两种,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埋线槽和暗管的的规格型号应要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2.预埋线槽和暗管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等内容并喷上建设方标志。

3.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预埋或密封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

4.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聚氯乙烯硬质管。布放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芯及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在线槽中敷设光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密封线槽内光缆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光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不宜与电力电缆交越,若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在水平、垂直线槽中敷设光缆时,应对光缆进行绑扎。垂直布放时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挤压;水平布放时绑扎间距在5~10m。

3.光缆敷设不允许超过最大的光缆拉伸力和压扁力,光缆外护层不应有明显损伤。

●光缆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楼道光缆与其他机房、管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要求:

1、表楼道缆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净距符合下表的规定。

2、楼道内缆线暗管敷设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见下表的规定。

光缆接续

各工序的关键点:

1、施工准备:

①接续环境做好防尘、防水、防震,最好选择在接续车内,无条件时应使用接续帐篷,并设置工作台、工作椅;

②安排接续点和测试点人员到位。

2、光缆开剥:

①开剥前检查所接光缆是否有损伤或挤压变形情况;

②理顺光缆,按规定做好预留;

③将光缆的端头3000mm用棉纱擦洗干净,把光缆的端头200-300mm剪掉;

④套上适合光缆外径的热可缩套管;

⑤确认光缆的A、B端;

⑥做屏蔽线;

⑦清理油膏;

⑧用绝缘摇表测试光缆金属构件的对地绝缘;

⑨注意进刀深度。

3、光缆在接头中固定:

①保证光缆不会产生松动,紧固螺丝应使加强芯有弯曲现象为止;

②加强件的固定要注意其长度,应使固定光缆的夹板与固定加强件螺丝之间的距离与所留长度相当。

4、光缆束管开剥:

①确定束管开剥位置,注意理顺;

②切割束管,注意用刀;

③去掉束管,注意匀速;

④擦净油膏,注意干净;

⑤把束管放入收容盘内,两端用尼龙扎带固定,注意扎带不要拉的过紧;

⑥预盘光纤,使接续后的接头点能放在光纤保护管的固定槽内,剪去多余光纤。

5、光缆纤芯熔接:

①保持接续的整个过程工作台和熔接机的清洁;

②光纤接续要按顺序一一对应接续,不得交叉错接。

6、接续指标测试:

①接完2芯后,通知测试点测试,注意测试两个方向、二个窗口;

②测试指标合格后通知接续点将2芯光纤逐一进行热熔保护。

7、光纤保护管加热:将保护管移至光纤接头的中间部位;待保护管冷却后取出保护管并确认管内无气泡。按照上述方法逐一进行后续光纤的熔接和热熔。

8、光纤收容:

①分步收容,注意每接一管即刻收容;

②光纤保护管的固定,注意安全牢固;

③收容后检查,注意弯曲半径、挤压、受力;

④盖上盘盖后,通知测试点复测。

9、光缆接头盒的封装:

密封的重要性(①防止接头盒进水②直埋接头盒防蚁);

密封操作( ①光缆与接头盒,注意打磨 ②接头盒上下盖板的密封,注意密封胶带的均匀放置)。

光缆成端

各工序的关键点

光缆成端的关键点的要求,部分工序与光缆接续是相同的,以下说明不同之处:

1、全程测试:测试方法分为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源光功率计两种;

2、标签黏贴:光缆成端标签主要有尾纤头标签、成端端子图,标签需要说明光缆的局向、芯数及端子占用位置等,要求字迹清晰、粘贴稳固、过塑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