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土保持(七十三):天然草地改良、草场经营与合理放牧​

 gymrlwu78v8b0h 2020-08-06

秉着“为水保,做贡献”的想法,和大家说说水土保持的故事,欢迎交流,欢迎讨论!

今天说一说:天然草地改良草场经营合理放牧

01

天然草地改良

天然草地改良(improvement of natural grassland)  对退化的草地,采取人工灌溉、施肥、松土、补播等方式促进牧草生长、恢复生产力的草地经营活动。草地生长的饲用植物,可以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饲草饲养牲畜。草地在气候、生物、土壤、人为因素(如管理不善,过度放牧等)的影响下,不断退化。草地退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受到它的威胁。

退化草地特征  建群种类成分变化,原有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逐渐减退,非食性和有害的植物种增加,最后被次、劣植物种侵入取代。草种中优良牧草生长减弱,可食植物的产草量下降,非可食植物的产草量增多。草地环境条件恶化,地面裸露、沙化,土壤干燥,肥力下降鼠害、虫害蔓延

草地退化原因  主要有自然人为两种,但主要原因是人为的不合理经济活动,且人为活动可引起草地急剧退化。诸如滥垦、过度放牧等,破坏了植被,导致草地退化、沙化加剧。

草地改良目的  调节草地植物生存的水、肥、气、热等环境状况,改善牧草生长发育的条件,提高牧草的产量、质量

草地改良措施  改善草地的状况,清除石块,消灭鼠害改善土壤水分和通气性,提高肥力,如排水、灌溉、松耙、浅耕、施肥等改善草群状况,采用除莠、烧荒、补播等措施,清除杂草和有毒、有害植物种,培育复壮优质牧草

02

草场经营

草场经营(grassland management)  草场的合理利用、改良和管理。草场是生长饲用植物,供牲畜放牧或割草饲养家畜的草业用地,包括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

任务  为家畜提供充足而优质的青草和干草,以保证草原畜牧业沿着稳定、优质、高产、低消耗的方向发展。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草场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必须通过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植物以及植物与家畜关系的协调和科学管理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草场退化,并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改良、培育草场,提高草场生产力。

世界草场经营  根据各国自然条件、草场资源、草场牧业生产发展水平与草场经营水平的差异大致分为4国土面积大,草场资源丰富,草场畜牧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但经营管理仍较粗放,以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草原牧业生产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利用草场,生产水平很高,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以新西兰、荷兰、英国等国为代表。草场资源少,但充分利用耕地、田地边坡等种草发展畜牧业,以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为代表。草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草场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水平很低

中国草场经营

(1)现状。中国有4亿h草场资源,居世界第2位,资源丰富,发展牧业生产的历史悠久。但草场经营长期以来却相当落后,牲畜完全依赖天然草场,属于最原始的游牧畜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草原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草场利用开始趋于科学合理,逐步建立了现代化草场经营管理体制。1985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经营体制上开始实行承包制,把草场经营的权、责、利与使用者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在草场改良与经营上,开展了草场围栏、人工种草、飞机播种牧草、灭虫灭鼠等工作;牧草种子繁育中建立了牧草种子基地和种子检验体系,颁布了国家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和种子分析标准;草业科研取得了全国草场资源调查、牧草引种育种、草场改良技术及草场生态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但中国的草场经营水平在世界现有的4种类型中尚属粗放落后的类型。

(2)存在的问题草场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草场超载严重,牲畜质量下降,冬春死亡严重。大面积缺水草场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草场使用权属尚未彻底解决。草场鼠害和病虫害严重。

中国草场经营状况正在迅速改变,草地退化受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重视,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封禁保护、轮封轮牧,固定草场使用权,以草定畜,划区轮牧,飞播与人工种草,半舍饲、舍饲牧业等开始实施草原生态牧业建设正在逐步开展。中国草场经营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03

合理放牧

合理放牧(rational grazing)  根据放牧场的载畜量、植物类型及特点、环境条件和牲畜种类及数量,建立一科学放牧制度,促使牧草自然更新,保障草场生产力向稳定,高产、优质方向发展的技术措施

牲畜对草场的影响  放牧时,牲畜采食植物的枝、茎、叶来获取营养物质,采食次数与数量的多少影响植物的分蘖和根系生长,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水分与养分的吸收以及营养物质的循环与积累。畜蹄跑踢活动使土壤紧实,不利于土壤物理性质改善,如密度增加、孔隙度减少等。过度放牧,畜蹄踏实土壤,恶化土壤物理性质,并踏毁植物的分蘖点与根系。放牧时,牲畜的排泄物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合理放牧的基本要求

(1)放牧草场需确定适宜的载畜量。载畜量即在保证牧草正常生长的条件下,草场单位面积上放养牲畜的头数。适宜的载畜量充分发挥草场的潜力和维护其生态平衡,不因过度放牧而引起草场退化。

(2)规定适宜的可利用率,使牧草能保证牲畜的正常生长发育。应该采食的牧草重量与牧草产量的百分数为可利用率,牲畜采食牧草的实际重量为采食量,采食量占牧草产量的百分数为采食率,当采食率接近可利用率时为放牧适当,当采食率大于或小于可利用率时表明放牧不合理。

(3)规定适宜的放牧时间与强度,过早放牧会使牧草有限的营养物质耗损而影响生长并导致优良草种减少。在低湿与土壤水分较多的草场,更不宜过早放牧。终止放牧时间一般在牧草结束生长期以前30d;放牧强度取决于草场类型,一般规定为牧草产量50%~70%

(4)牧场放牧需保留牧草的适宜高度,一般为5cm~6cm,主要取决于草原类型

合理放牧的技术措施  有以下两种

(1)划分轮放周期和频率。首先将牧场划分为若干轮放小区,依次轮流放牧,轮放一次所需的时间为放牧周期。每一周期的长短取决于草场类型和牧草的再生能力与快慢,如中国西北地区牧区一般年份的轮放周期为,干旱草原为30d~40d湿润草原为30d森林草原为25d高山草原为30d~45d;荒漠与半荒漠草原为30d。同时还必须规定放牧频率,即每个轮放小区在一个季节内轮流放牧的次数。放牧频率高低主要取决于草场种类、放牧周期长短和牧草生长快慢等。

(2)分区轮牧。根据牲畜种类与数量、草场面积和牧草产量,将牧场划分成若干个小区,规定放牧日数,轮流放牧。这样可以照顾牲畜不同种类的特点和营养需要,使草场利用均衡,提高草场的生产力。

~~~~~~

来源:《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