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由于自身是为了解除焦虑的情感,而产生的一种一次性的刻板的行为,是一种对情绪和个体造成的困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属于精神病的范畴,通常这类强迫症通过一些心理咨询的方式或者谈话的方式,或者通过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就能改善,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是属于一种心理性的疾病。 强迫症的相关介绍: 强迫症的病因: 心理社会因素: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内向、胆小、优柔寡断、严肃、刻板、追求完美的人格特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生活事件,特别是增加个体责任感的事件,常常作为强迫症发病的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家系调查发现强迫症患者一、二级亲属中强迫症及相关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较正常家属高; 神经系统影像学改变:可能与患者大脑结构中额叶或基底节的功能异常有关; 神经生化因素:5-羟色胺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在强迫症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 强迫症的症状: 1、强迫观念里面有强迫的怀疑,强迫的思维等; 2、强迫的行为里面有强迫的计数,强迫的洗涤,强迫的意识,强迫的检查等等。这样的病人往往非常固执,有强迫的观点很牢固和强近行为反复的做,反复的想。如有很简单的、很无聊的问题纠缠不休;有简单的动作,反复的做,比如洗手,一天洗上几十遍上百遍,比如怀疑没有锁门,反复的回家,反复的在门锁上摸索,锁上打开,打开锁上形成一种痛苦,形成临床上的非常有影响的行为和观念,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 强迫症的诊断: 1、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 2、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 3、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 4、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 5、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 强迫症的治疗: 1、长时间原则:足量抗强迫药物治疗要至少3个月,有些病人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视为一个疗程结束,才能评估疗效,不能吃上个2-3个月就评估疗效,决定换药,这是因为强迫症的治疗起效比较慢,和抑郁症不同,抑郁症服药2个月就可以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了,强迫症至少要4-6个月才行。 2、足量的原则:抗强迫药物治疗的时候,剂量一般比较大,有时是说明书上所说的最高剂量,这是因为低剂量下疗效很不好,要应用较大剂量,当然每一位患者情况不同,具体用药剂量要具体分析具体定,但是一般来说,抗强迫治疗时药物剂量是偏大的。 3、维持时间要长:最大剂量的抗强迫药物取得较好疗效时,这个剂量一般建议维持6个月左右,再考虑减量维持2-3年。 4、带着症状,顺其自然:强迫症状的完全消失比较困难,患者和家属要接受强迫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习,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森田治疗的核心,具体内容大家可以买森田治疗的书籍精读并坚持做。 强迫症的预防: 心理障碍的预防,更多的是需要解决我们生活当中所面对的一些挫折,面对的一些事件或者一些不良的事情对你的一些影响,让自己能够在生活当中不受这些不良事件的过多的一些干扰。另外一个就是在生活当中,我们要保持一些比较开放的心态,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不要老去纠结,去想过去的一些事情,在这里面走不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