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城市剪影之流动巴黎——漫谈巴黎地铁的前世今生

 法语悦读Bonbon 2020-08-06


曾经,一组名为“巴黎地铁里读书的女人”的照片刷屏了大家的朋友圈。在赞叹法国人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巴黎地铁也带着它与众不同的典雅格调,悄悄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虽然它随处可见,但关于巴黎地铁,仍有许多好玩又有趣的故事可以讲述。作为最常用的交通方式,巴黎地铁也好似一张城市的名片,透过它,我们得以了解整座城市的精神面貌与文化内涵,当然,借此机会,我们也得以开启那些尘封的记忆,在巴黎地铁呼啸的风声中逆转时光。


巴黎地铁( Métro de Paris)是法国巴黎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于1900年起运行至今。巴黎的地铁车站占地面积不大,但每个车站的设计风格都别出心裁、各具特色。首先,能勾起我们回忆的必定是它独特的出入口标识。


巴黎许多地铁站的出入口都采用了埃克托·吉玛的新艺术样式进行装饰,出入口的栏杆是用生铁浇铸的植物模型,入口处上方用两根弯曲的铁杆支撑(或悬挂在雨棚下)写有“METROPOLITAIN”的橙色铭牌,字母
用大小不均的巴黎奥斯曼字体书写。直到今天,还有86个车站出入口保留着埃克托·吉玛的装饰样式。1904年以后,吉玛样式不再被采用,车站出入口仅安装普通的金属栏杆,外加一根金属华柱上有一块玻璃瓷铭牌,以红底白字书写“METRO”。二战以后,出入口的栏杆又被简化处理,到了1970年代,位于大型集市和郊区的新车站的栏杆采用不锈钢制,而华柱也被简化为一根金属杆,上端的地铁标示也简化成一个黄色的“M”字,夜晚可发光,四周用金属圈围绕。


初到巴黎,我们总是会被庞杂密集的地铁图吓哭,如果还是路痴,识路将会是一大头疼问题。当然,对于不懂法语的游客来说,在基本没有英语标识的地铁站里搭乘地铁,这无疑是一次最令人崩溃的出行体验。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如果运气好,你将有很大的机会欣赏到地铁音乐家的演奏,欣赏完他们激情洋溢、美妙悠扬的协奏曲,或许我们的内心又再次充满了美好与希望。


无论之前是否来过,站在巴黎地铁的月台上,我们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不计其数的法国电影曾在地铁取景,比如我们熟知的《天使爱美丽》。很有趣的是,巴黎地铁的丁香门站(Porte des Lilas)有一个日常不对公众开放的站厅,被RATP改造成影视工作场所,专门用作电影和广告的拍摄地点。其它对公众开放的车站由于夜间关闭时间过短,不足以完成场景拍摄,故选此站厅。而此站厅的装饰,特别是站名牌的写法亦能契合电影的场景。除了《天使爱美丽》,《巴黎,我爱你》、《美好时光等多部电影均在此取景。


既然提及巴黎地铁标识的装饰特色,就不得不说起车站内部更加丰富多样的设计风格。在1994年,为纪念附近的工艺美术馆建馆200周年,巴黎的工艺美术馆地铁站Arts et Métiers被设计成潜水艇的模样。地铁站内部从上到下全部是古铜色的,墙壁上的玻璃舷窗以及头顶的巨大齿轮,会让人错以为走入了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所描写的潜艇里。在巴黎地铁1号线、5号线和8号线共用的车站——巴士底站(Bastille)内有着浓浓的历史文化元素,站内墙壁上装饰着描绘法国大革命的彩绘壁画,血雨腥风仿佛就在眼前,经过的人甚至可以感受到大革命时期的硝烟战火。


位于蒙马特高地的阿贝斯地铁站Abbesses则是文艺青年的必去之地。311种语言书写着同一句话——“我爱你”的巴黎爱墙正位于它的站口附近。从阿贝斯地铁站内走到地面需要经过一个旋转而上的狭长楼梯,楼梯两侧画满了各式各样的涂鸦。1970年,该站被列入国家一级古迹。
尽管巴黎地铁有着异常浓厚的艺术气息与人文历史,如今的它,却也饱受诟病。地下结构的老化,暴力抢劫案件的频发,客流量的超负荷运转......这些都使巴黎地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走在巴黎的地铁里,“它真的能让你感觉到是一场流动的盛宴,你可以看到地铁里贴满各种文艺活动的大幅海报,关于画展、电影、音乐会......觉得这些文艺的事情,频繁到就像所有人的日常。“或许,巴黎地铁,确实值得《天使爱美丽》中那句深情的表白:

没有你,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
Sans toi, les émotions d'aujourd'hui ne seraient que la peau morte des émotions d'autrefois.


来吧

投下一枚回忆的硬币

让时光机带着我们

回到那些年我们曾经追过的巴黎地铁吧!


法语丛,传递价值资讯。


本期小编:Mia

武汉大学硕士在读

法语文学方向

曾赴法交流学习

文字忠实的信徒,

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就是幸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