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去的,美好的怀恋 (散文)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赵老师为了节省馒头回家给父母吃,常一勺菜兑一碗水就打发一餐。妻子在微信中留言“留下馒头回家吃。”应该说的是这件事吧!也许是我曾经说给妻子听过,当年读师范放假时带一书包馒头回家吃,家人欢天喜地的样子,也许是我兄弟间聊天她听到的。看到赵老师的文章她可能感同身受,想到了我的过去。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人家。爷爷身体多病,奶奶裹着小脚,弟兄四个,父亲是民办教师,家庭生活开支,主要靠母亲一个人在地里劳作。在我印象里,每逢开学父亲总是出门为我兄弟几人借学费,这种状况一直到我参加工作之后才有好转。

1990年,我参加了中考。中考成绩出来后,父亲到学校为我看分数并填报了志愿,回来后他告诉说,成绩还可以,但外省市的学校不好填,于是帮我选了徽州师范,也算是子承父业吧。我心里咯噔一下,脸色一暗。我的愿望在于上高中考大学,不是成为父亲那样的乡村教师,拿着微薄的工资,辛苦工作,还养不活一家人。忐忑中,我弱弱地问了一句:“我能去读高中吗?”“想多读书是好事,我明天带你去改志愿吧。”父亲踌躇一下,随后又坚定地说。后来,村中一位长者劝说道:“现在中专录取分数比高中高,你读高中是有实力的,但你家里困难,兄弟四个读书,父母压力大啊,还是去上师范吧,师范不错的,读书有生活补贴,出来就有工作,帮帮家里吧。”就这样,我人生第一次的选择被选择了。

9月初,带着行李,在父亲的陪护下,一路辗转,中途还在屯溪住了一夜。第二天中午才到达位于歙县的徽州师范学校。典雅、优美的校园让我平静下来,一切走上正轨。既然最终选择师范,那就坚持,安心学习吧,可最难受的是生活上的事。初次离家,独立生活,许多事情不会合理计划安排。当时师范生生活补助是折算成饭票、菜票、馒头票、水票的,月初一次性发放。那时徽师的馒头是出了名的好吃。又白又大又甜,我一个早餐要吃四个。(一个二两)几天后就把馒头票用光了。去买,说要粮票,我哪有粮票。进徽师第一个月的二十多天也就只能喝一点稀饭打发一个上午了。月末菜票也不够,只好与同学搭伙吃饭。记得与历历、中华两位同学在一起吃饭的时间长一些,真是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还好,那时大家的条件差不多,没有鄙夷,只有相互间的理解与帮助。临近放假,早餐我就不吃了。想把馒头省下来,带回家给家人分享,他们还没有吃过馒头呢。一个多月,我积攒三十多张馒头票。放假前一天,我早早地就到食堂,兑换馒头,装了满满一书包。我一点也不曾记得这一段时间的饥饿了,因为心里是满满的。回到家,几个弟弟围拢过来。我拉开书包,自豪地说:“这是什么,没吃过吧。”三个弟弟一人一手抓一个,就往嘴里塞,竟不顾馒头是冰凉的。奶奶颤巍巍地走过来,拿起馒头吃了一口,说:“好吃,我们还真没吃过这么好的馒头。”此后,徽师的馒头给弟弟和奶奶带来享受的画面存储于心了,以至于每次临近放假的那个月我就会节俭馒头票,好在放假的前一天,兑换一大包馒头带回去。

(网络配图)

一晃多年,逢年过节,家人齐聚,满桌菜肴,但总感觉不那么美味,似乎缺少了点什么?是年味吗?不是,为了年节,家人精心准备,现在的衣食住行是往年不能相比的。是亲情吗?不是,一大家子坐满两桌,平时虽各忙各的,电话、微信还是常联系。如今的美酒佳肴竟比不上艰苦岁月的几个白白的馒头,我想可能是贫穷的年代,生活艰苦,我们对幸福的感知点较低吧。还可能是艰苦的生活激励了我们兄弟奋发向上,片刻的甜美被我们深深的烙印于心灵了吧。每逢节日家人相聚,闲话家常,弟弟总会说,大哥那时带回来的馒头真好吃,母亲也总会忆起奶奶尽心操持我们一大家子生活的往昔岁月。

      岁月静好,贫穷、幸福,挫折、成功,那过去的,都将是美好的怀恋!

                                                    作者:汪华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