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晓波 ▏ 叔爷爷的“招牌诗”(散文)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叔爷爷的“招牌诗”

文  /  张晓波

(安徽铜陵) 

叔爷名为张永寿,十二三岁就已是扬州小有名气的剪花样能手了。他不但继承了张氏剪纸的遗风,并且让剪纸艺术更加发扬光大。他的剪纸造诣精湛,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被人们誉为“铁笔专家”而闻名国内外。1979年7月,叔爷去北京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这一年,我随父亲回扬州,父子俩一起登门拜访了老人家,老人把“工艺美术家”的奖牌拿出来让我们父子欣赏。

在旧社会,叔爷靠一条小扁担,将一把剪刀、行李包裹、雨伞、一只小木箱子装成一担,走遍扬州的四乡八镇,就为了混个填饱肚子。闯荡江湖七八年,叔爷不但磨炼了自己的身体,也学到了更多的社会知识,丰富了人生阅历。更重要的是这七八年,他的剪纸艺术有了一个飞跃,从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树上结的、弯的、直的、圆的、方的,在叔爷的手下,都变成了龙飞凤走舞、鸟语花香,圆的如秋月,曲如锯齿,方的如地砖,线条如老人胡须,弯曲自然宛如一幅幅精美图案,又似国画作品。章法严谨,疏密得体,简洁朴素,明朗大方,潇洒自然,阴阳显现,立体感特强,用黑纸做底子一衬,更显得黑白分明。


我对叔爷不甚了解,但父亲常说起他的叔叔是个有头脑的人,也是有名气的人,他在扬州多子街跟人家借了一间门楼子,摆张桌椅,挂个招牌,就算开张营业了。叔爷自己写了一副对联和招牌,还在用来包剪纸的纸上盖上自己撰写的一首“宝塔诗”。

先看门楼子两边的对联:上联是“剪成龙飞虎走”,下联是“描就鸟语花香”,上面的横额写了“铁笔专家”四个字,都是剪出来的字用镜框子装上的,招牌上写“张三麻子专剪专描新式花样”。再看这首宝塔诗:

      三麻  
剪花样
万式皆像
名扬全球上
人称剪花巧匠
名誉不是一日创
各界仕女看了欢畅
依时代顺潮流异其样
若问营业扬州多子街上

在旧社会像叔爷这样的创举,亦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在扬州城那是妇孺皆知,当时还有儿童当儿歌唱起来,“张三麻,剪花样……”听的人哈哈大笑,叔爷也跟着笑,不过这笑里含有些辛酸和无奈。在旧社会,叔爷的剪纸道路是曲曲折折的。解放后党和国家重视了民间艺人,叔爷当选为扬州市文联委员、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1960年当上了全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的会员,并参加全省文教群英会。叔爷出版的作品有《百花齐放集》。叔爷为郭沫若的一百零一首诗配了一百零一幅剪纸。郭老对叔爷的剪纸给予了高度评价,亲笔题词相赠,诗云:

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
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


这部由著名诗人和剪纸大师共同配合创作的诗画并茂的佳作,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照片由作者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