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忠 ▏ 章义宽的创业史​ (人物纪实)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章义宽的创业史

文  /  金忠

( 安徽铜陵 )

2020.07.18

“我1995年犯罪坐牢,坐了十七年一个月零八天的牢。2012年释放回家,那时真不晓得以后的路怎么走,真不晓得做什么好!”章义宽一见面就跟我说了这番话,打消了我许多顾虑。

事先听吴桥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唐海滨介绍说:章义宽是他的扶贫对象,也是在他扶贫期间成长起来的贫困户脱贫先进典型,他说章义宽还是判过重刑的劳改释放人员。在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见到章义宽怎么说话才不触碰对方的难堪,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

他接着说:“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跟原来的'朋友'厮混,那样也能挣到钱,也有可能'二进宫';第二条路是跟原来的'朋友'绝缘,走自己的路,因为我在坐牢期间学会了养殖技术。”

第一次创业:养鸽

2012年已经37岁的章义宽,出狱后经过两个月的思考决定凭借在监狱里学到的养殖技术自己创业,不辜负监狱对自己的改造、教育和指导,不辜负已经逝去的十七年光阴!当年7月,在家人的支持下,章义宽筹借了30万元,在老屋宅基地建起了鸽舍,购买了5000只鸽子,凭借自己在监狱学到的养殖技术,开启了创业之路。他说“老屋宅基地远离村庄,两边都是青山,环境清新幽静。鸽子习性安静,那里很适合养鸽子。”章义宽说:没有想到的是老宅基地靠近坟山,墓地经常有祭祀和殡葬,鞭炮的脆响,导致大批鸽子受惊撞死,鸽蛋被踏碎,当年就亏损了20多万元。不赚反赔,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在炮竹声中失败了!

父母便劝他放弃创业,踏踏实实外出打工。他自己认为“养鸽失败不是我的养殖技术问题,而是外部环境造成的。”章义宽向父亲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告诉父母自己还要继续留在家乡创业。

第二次创业:养鸡

2013年,章义宽向两个姐姐借了10万元重起炉灶,织鸡笼建猪舍,买来6000只鸡苗和2头母猪,开始二次创业。章义宽相信自己的养殖技术是扎实全面的。他开始判的是无期徒刑,在监狱他诚恳接受改造赢得了管教干部的信任依法获得减刑。表现好能减刑就有回归社会的希望,于是他想学一门技术以便出狱后有生存技能。想法得到了监狱的支持,管教干部安排他专门从事各种家禽家畜的饲养劳动,他一面做繁重的体力活,一面琢磨各类养殖技术,十七年的劳动改造和艰苦磨练,待他出狱的时候,各种常态下的畜禽养殖他都能对付,对自己的技术自信满满。可就在鸡快出栏时,一场“禽流感”突然袭来,按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他的鸡必须全部扑杀不得上市,他的二次创业梦就这样无声的破灭了,除两头母猪扳回了一点成本,10万元基本上打了水漂!两次创业失败,章义宽欠下30万元债务。

俗话说祸不单行。2014年初,章义宽的父亲被确诊食道癌,晴天霹雳,家庭陷入困境。章义宽只好放下创业念头,卖掉两头猪又四处筹钱给父亲治病。他父亲是个明理的老人,他看到了儿子创业的艰辛,也明白儿子“干,有可能翻身,不干,所欠债务也许一生都还不清。”章义宽这次还含着眼泪告诉我:其实父亲当年担心医疗费用过高不愿意住院做手术,他还安慰我说“儿啊,癌症怎么治都一样,我们还是少花点冤枉钱吧。”2015年初,为了解决父亲治病发生的医疗费用,尽快还清债务,章义宽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第三次创业:养猪

这次,他选择了养殖母猪。借了20万元,买来22头母猪进行饲养繁殖。然而,不幸再次降临,2015年4月,母亲意外去世。原本可以帮他养猪搭搭手的母亲走了,父亲躺在床上,章义宽既要饲养22头老母猪,又要照顾父亲,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以至没有时间去咀嚼生活的苦味。

功夫不负有心人,章义宽的精心饲养,二十二头老母猪产下了一批猪仔,6月份出栏后,一下子卖了20多万元,不仅让他还清了养鸽子欠下的外债,也让他品尝到创业成功的喜悦。更为开心的是,章义宽还收获了一份爱情。他执着创业、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邻村的一位姑娘,当年10月与章义宽结婚。病重的老父亲有了莫大的安慰,章义宽的生活有了温馨的归属。

唐海滨告诉我,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2016年,章义宽家被列入建档贫困户。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章义宽和妻子将猪舍进行了扩建,同时买了10000只鸡。当年,他们获得2.7万元的发展产业补助,同时还挣了20多万元的养殖收益。2017年,章义宽夫妇清偿了所有外债,盖起了新房子。



第四次创业:养牛

2018年底,章义宽用这笔补偿金又买了29头黄牛,加上先前养殖的2头黄牛,章义宽将养牛定义为自己的主业。章义宽说,黄牛主要吃草,喂草料成本低,市场效益也好。4个月后,章义宽养殖的黄牛产下12头牛崽,牛崽出栏一下子赚了14万余元。章义宽介绍,养殖黄牛看似简单,其中的辛苦别人不知道。为养好黄牛,他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到栏舍打扫卫生;简陋的牛栏下面他设置了三级处理池对牛粪进行净化处理,有效解决了牛舍排污问题。每天早饭后,便外出割牛草,有一天唐海滨走访贫困户,无意间发现章义宽肓肠炎手术刀口尚未痊愈就下地割草喂牛,看到他刀口的血水和汗水一起流淌,唐书记被深深感动了,一面劝他休息,一面帮他割草。他向我介绍这一情景时动情的说:“这样的人扶贫政策不支持他支持谁?!我们不帮他帮谁?!”这年,唐海滨又为他申报争取了2万元的家庭农场奖补。

章义宽饲养的黄牛是西门塔尔品种牛,在饲养过程中他注意到单纯的喂草营养不够,而喂养饲料又增加了成本,有没有更好的草料,让饲养成本低且黄牛营养有保障呢?后来,他查阅资料结合过去掌握的饲养技术,发现甘蔗皮和发酵后的玉米秸秆都是很好的养牛饲料,利用好了即可变废为宝:减少垃圾减少秸秆禁烧,利国利民。于是,他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带着工人去周潭、陈瑶湖两个集镇上收集甘蔗皮,经常收集周边农田里的玉米秸秆,制造牛饲料。去年年底,章义宽宰杀了40头黄牛,净赚了60多万元,一家人过了一个开心的春节。今年,章义宽又买了50头黄牛,并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今年6月26日安徽日报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以“浪子回头记”为题讲述了章义宽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故事。

7月4日唐海滨书记约请市委党校汪涛教授、铜陵日报社许克锡记者和我一起到郊区周潭镇吴桥村了解、感受在“决胜小康、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先进典型,我们第一站就去了章义宽的养殖场,看到了始终乐呵呵的章义宽。在临走时他告诉我们,养殖创业让他的生活很充实,也有了新的人生目标。他说:“今年下半年准备再投入五十万引进西门塔尔品种牛,扩大饲养规模。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年收入将突破一百万。”

生活不易,创业艰难。从2012年到现在章义宽经历了失败的磨难,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今后的路可能依然有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从他那乐呵呵的表情和自信满满的谈吐中我相信他一定看到了自己创业的曙光,感受到了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的政策力量。

摄影   金 忠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