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劳动合同法是35岁 中年危机的根源?

 老鄧子 2020-08-06

按新规定,为公司服务满 10 年的员工,有权要求签署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本来,按照劳动法想要裁掉员工就很难,如果想要裁掉签了无固定的员工,难上加难。

所以,以某民族企业为首的大中型民企们,开始裁撤在公司即将满 10 年的员工。恰好,2008 年大学毕业,进入大中型民企的优秀学子们,在 2017 年差不多也在 33-35 岁。未必是35岁+的人做错了什么,而是恰巧遇到了时代的拐弯。

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于是20来岁的年轻人们暗下决心,要在35岁之前财务自由。可从未问过自己,凭什么10来年的时间,你就能赚够一辈子要花的钱。凭什么你就一定会比你的前辈们更优秀更强大?

运气和时代的拐点,对个体的人来说,多么优秀多么努力都是尘埃一般不足一提的力量,别太高估自己,也别不信命运。

当然,有些人会说,有无固定期限,并不是企业裁员的原因,而且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因为合约到期而被裁。即使在一家公司离职,第二家公司重新开始就行了,为何还会存在中年危机一说??

中年危机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年龄、技术和岗位的不匹配上。如果十年的工作经验,工作职位和内容却依旧如职场三年小生,然而位置和资历却让管理者很尴尬。

即使重新找工作,有时候很难提升,低下身段却无法再和年轻人同时竞争,毕竟现在你能做的他也都会了。无论从职场年轻态或者其他各方面来讲,这类人都存在较大劣势,这种与年龄不匹配的尴尬情况才是中年危机的来源。

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努力提升自己,保证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才是解决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