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风刮走玻璃窗的最大悲剧在于:不是质量问题。︱刘德科

 彷徨中呐喊 2020-08-06

文︱刘德科

是天灾还是人祸?台风「黑格比」刮走了台州玉环「渝汇蓝湾」好几个阳台的玻璃窗,住在 11 楼的一名女子因此跌落身亡。很多人想推卸责任说这是天灾,但我们想说这是人祸。

「渝汇蓝湾」在开发过程中有不少「黑历史」:开发商曾在该小区验收中贿赂当地两名官员(已被判刑),个别楼幢因严重沉降而拆掉重建……那么,现在阳台玻璃窗被刮走,是开发商的质量问题吗?如果是质量问题,那事情就简单了。

诱使业主把阳台包进客厅

悲剧现场很恐怖,看起来像是客厅的一面玻璃墙直接被台风刮走。但那面玻璃墙,其实是「包阳台」的产物。

如果单纯只是阳台栏杆(没有「包阳台」),被台风刮走的概率几乎为零——阳台栏杆的抗风压设计不达标,这种质量问题几乎为零。但如果在阳台栏杆上加装铝合金框玻璃窗(即「包阳台」),那么台风刮来时,才能形成牵引力,把玻璃窗连同阳台栏杆一并刮走,刮得一干二净。

「包阳台」如果是业主私自做的,那么就不是开发商的质量问题。但开发商仍然有重大责任——不是因为质量有问题,而是因为「偷面积」。

我们来看导致一名女子跌落身亡那个户型——那是一个「诱使业主把阳台包进客厅」的典型户型。开发商当然可以说我没有「偷面积」,那是业主自己要把阳台包进客厅。是的,在法律上很难说开发商有问题,但难逃「行业操守」问题:因为你的户型设计,在诱使业主把阳台包进客厅,把业主带向了危险的境地。

业主当然乐于把阳台包进客厅,客厅立马就大了许多。

这种诱使(或者说暗示),不仅体现在户型设计上,还体现在户型图上(阳台区域与客厅区域采用了相同的木地板效果),甚至有可能体现在销售过程中。

但我们更想说的是,这场悲剧的主要根源,未必是业主,也未必是开发商,而是纵容包阳台、任由「法不责众」、违法不究的相关部门。

城管部门的懒政

在整个中国,住宅楼「包阳台」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是一种典型的「法不责众」。

业主私自「包阳台」合不合法?当然不合法。但业主的这种不合法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在一个住宅区里,如果其它不少业主都私自「包阳台」,你要拒绝「包阳台」,那需要极大的克制力;毕竟,「包阳台」有那么多好处,比如面积扩大,防止积灰尘甚至还幻想着可以防小偷。

「包阳台」的坏处,除了导致外立面难看,更大的隐患是生命安全问题。「包阳台」通常都是小工小贩来施工的,质量参差不齐,更别说什么抗风压设计了。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发生「包阳台」导致的玻璃窗掉落事故,屡见不鲜。

「包阳台」是对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胁。那些在住宅区里散步的人(尤其是小孩),随时面临着「包阳台」玻璃窗掉落下来的危险。

那么,开发商能不能帮业主统一「包阳台」?哪怕全体业主都统一,哪怕开发商愿意掏钱,他们通常也不太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是违法行为,日后出现任何问题,都是要开发商负责任的。

最严重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政府相关部门放任「包阳台」这种违法行为?在现有制度下,「包阳台」行为归城管部门负责处理,城管部门的活太多了,入户拆除「包阳台」这种事情比上街赶违规流动商贩还要麻烦——所以,若不是迫不得已,城管部门的态度通常是想管的时候管一下,不想管的时候就放任。

放任「包阳台」,这是城管部门的懒政,甚至渎职。

禁止「包阳台」这种违法行为,通常就只能靠物业公司。但到目前为止,禁止「包阳台」的物业公司,在整个中国都是凤毛麟角。像万科、绿城这种口碑相对一流的物业公司,也抵抗不住社会风气的压力开了「包阳台」的口子。

所以,要珍惜每一个禁止「包阳台」的楼盘。

珍惜生命,远离「包阳台」。

澎湃新闻最新报道

8 月 6 日上午,玉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如果市民私自改造房屋结构,即改造阳台、承重墙等,执法局会及时制止,若制止不了,则会立案处理,并对涉事市民做出行政处罚。

设为星标

我们才不会彼此失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