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风光丨(八)闫先泉

 書畫聯盟 2020-08-06

 無岸的海

作者:吕长河

编辑:雪狼异族


闫先泉,字古泉,山东省嘉祥县人。喜爱书法和山水国画,现任大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市作协、书协、美协会员;中国非遗书画委员会大庆创作基地主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理事;黑龙江炎黄书画院大庆分院院长。
 

旅游风光


  文/闫先泉





  龙虎山风光  

    老闫慕名来到龙虎山,奇特的丹霞地貌近距离的呈现在面前。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都那么巧夺天工,栩栩如生。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道教发祥地、 5A级国家旅游区。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地质公园是我国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完整的地区。公园丹霞地貌成因以构造侵蚀为主,形成了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天然壁画等地貌形态类型20多种。

龙虎山悬棺群非常壮观,距今有2600余年的历史,是古越人所葬。岩洞棋布,高低错落,遥望绝壁之上历经千年的淡黄色的棺木崖穴,令人心生谓叹。我们乘坐竹筏观看了悬棺空葬的表演。山高100多米,黄衣人悬绳而降,棺椁自下向上,最后安放进洞穴,十分惊险壮观。

龙虎山道教的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他首倡道徒研读老子的《道德经》,被史学界和宗教界公认为道教创建人。经过1900余年的发展,造就了内容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哲学史、思想史和天文、地理、音乐、舞蹈、辞赋、绘画以及医药学、养生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海内外道教徒神往的道教祖庭。

老闫在龙虎山观光,可谓悠哉游哉,好不惬意。78个人乘坐一个竹筏顺江而下,两岸丹霞地貌风光慢慢的从眼前闪过,碧绿的水、湛蓝的天、殷红的山,让我从未有过这么心旷神怡的感受。一路沿江而下,中途上岸几次,欣赏了许多在江面上看不见的美景。“大地之父、大地之母”更是奇绝至极。

不知道为什么,一些孩子胸前挎着篮子,里面装着玉米和当地小食品叫卖,“叔叔、叔叔”,孩子那真挚的叫喊声,让人驻足,你看见孩子祈望的眼神,我们纷纷一起“包了”几个孩子筐子里的食品,孩子们细细的声音对你说,“谢谢叔叔”。他们为什么不上学,又为什么无人管理,是孩子们已经放学了吗?

龙虎山风光与众不同,近山亲水,丹霞地貌无与伦比。这里两岸长满了栗子树,我去的季节栗子已经熟了,有的“炸”开了皮儿,跌落到了地上。






安放悬棺


大地之父

大地之母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历史上,洛阳曾是东汉、北魏和武周等朝代的都城。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永平年间建成了号称中国佛教第一名刹的洛阳白马寺。北魏皇帝普遍崇尚佛教,而武则天对佛教更是笃信有加。为了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他们在洛阳大兴土木,龙门石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处。 




   毛泽东故居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的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湘潭县哪,出了个毛主席,领导人民得解放啊咿呀咿子哟”。

这是一首歌颂毛主席的湖南民歌《浏阳河》,自从1950年创作以来一直传唱不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李谷一用湖南湘音演绎这首民歌,更让人们喜爱备至。今天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是耳熟能详。

江边有个什么县,这个县那个时候叫湘潭县,也就是现在的湘潭市。毛泽东18931226日就出生在韶山冲的上屋场。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国家为了扩大毛泽东故居的影响,在19901226日撤销湘潭市韶山区,建立县级韶山市,这一天,是毛泽东诞辰97周年纪念日。

   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中国革命的成功,让这里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韶山,去寻找学生时代课本里的韶山冲,深切的感悟我党、我军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故乡。我是怀着感恩之情,心中升起对他老人家的敬仰,走进了他老人家的故乡。

   韶山冲是一个秀丽的山村,天空晴朗,白云悠悠。韶山西南有三座山,南面是龙头山,北面是黄峰山,西面是牛形山,山上翠竹微微,韶山水库深幽清雅。自西向东紧紧环抱,东面是一个狭窄的谷地,滴水洞就被怀抱在其间。韶山冲上屋场的房子是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修建的,前临池水,背倚青山,房屋的前面是荷花塘和南岸塘。旁边还有几个小一些的水池,我去的季节荷花已经谢了,水塘里干干净净的,只有白白的大鹅在里面游弋。故居后山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十八罗汉山。

   我来到了毛主席的故居,故居的房屋呈“凹”字形,当地人把这样的房屋称为“一担柴”。里面的房间长条状,相互连通。毛泽东的父母和弟弟们都各自有一个房间,大堂供奉着神灵和先人牌位,余下房间有灶间、杂房、粮仓、畜舍等。房间陈设很普通,土漆方桌、木床、土炉灶、煤油灯,一切都朴实而清幽,透着19世纪初典型的湖南农村家庭的用具和摆设的情调。毛泽东故居石阶的下面,就是宽不到三米,长约六至七米的一块田,我去参观的那天,恰逢这块田的主人在那儿翻地,我和几个游人都站在旁边端详这块地,心里想,这块田真金贵啊,紧邻毛泽东故居的院落,按说可以让这块田闲置起来,因为它实在太小了。看来这里寸土寸金,并没有因为怕影响毛泽东故居的参观而闲置。我们站在旁边的几个人都想亲自刨一下,我也有幸刨了几下,顿时有无上荣光的感觉。但是田地的主人觉得我们太麻烦,影响他干活,就不再让后来的人“帮着干”了。

 建国六十多年,韶山已然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以毛泽东故居、毛氏宗祠、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毛泽东铜像等人文景观;以韶峰、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观,共有七大景区。这里有个韶山宾馆,我听说是厅级单位,接待来韶山的国家领导人80多位,还接待过外国元首、政府首脑90多位,这真是一座了不起的宾馆。韶山的很多景区都人头传动,特别是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铜像广场,游人更为集中,据导游讲,建国以来,韶山共接待参观游人4000多万。

在毛泽东铜像广场,坐落在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前的开阔地带,周围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护。铜像身躯伟岸,体态稳健,面带微笑而又沉思,塑造了开国大典时的伟人风采。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5个贴金大字。在毛泽东铜像广场,我听到铜像运输和落成的精彩故事,很有意思。运输铜像的时候途径井冈山,车队人员用了午餐后准备启程,运载铜像的大卡车无论如何也启动不了。但是,第二天早上,没有进行任何修理的卡车却启动着了。人们说井冈山是毛泽东开辟的革命根据地,他是想在井冈山住一个晚上。到了毛泽东铜像在韶山落成的那一天,天空晴朗,但拉下铜像帷幔的时刻,天上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壮观景象,瞬间红霞满天。那天是627日,漫山遍野迟迟不肯绽放的杜鹃,这一天全都神奇的开放了。我想,这是人们对毛主席发自内心的崇拜,也反映了我们是多么的怀念他老人家,我愿意相信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在毛泽东铜像前,我代表同行人员献上了一个花篮,上面写着“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韶山冲,有一个美好动人的古老传说。相传舜帝即位之后,为造福人类开拓疆土,辞别爱侣,甘冒辛苦,渡长江、涉黄河,深入荆楚蛮荒之地,探测山川利弊,规划拓垦宏图。南下途中与侍从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山崖轰然,山鸣谷应,声震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山间胜境,人间盛会,亘古传诵。日久,人们便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舜帝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韶山山水溢清气,故居钟灵毓伟人”,这里是人间的风水宝地,毛氏家族在韶山延续生存了500多年,养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

从韶山归来的时候,我在毛泽东纪念馆里,请回一尊按照比例微缩的“毛泽东铜像”。我每天都看一看这尊“铜像”,心里时常就想起韶山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無岸的海》詩集(全)

书画联盟丨闫先泉

 書畫聯盟

  投稿微信:

 luobo66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