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皇帝刘邦与朱元璋,为何白手起家的帝王总能对功臣赶尽杀绝

 清阅书斋 2020-08-06

导语: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帝王,他们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复制的贡献。与此同时,他们的帝王之路却不是那么好走的。这一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荆棘与危险。为了登上帝位,他们的脚下都布满了尸山血海。尽管如此,他们却也坚持着在这条孤独且不能回头的路上走着。为了这个万人之上的位置,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许多普通人该有的情感。汉高祖刘邦,在开辟大汉王朝之后,因为对韩信''畏恶其能'',于是给了他一个''欲加之罪''把他除去;草根出身的农民皇帝朱元璋,在创建明朝之后,却将一路陪他战斗的功臣几乎屠戮殆尽;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登上帝位,不惜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父亲李渊退位。凌厉的手段之后,是一个个盛世拔地而起,那么这些狠辣与冷酷,是否真的是一个合格统治者必要的条件呢?

一、天子万年,安家定邦

汉高祖刘邦,出生于一个农家,甚至还是一个不怎么上进的农民,被父亲责骂后也依旧我行我素。他初入仕时只是沛县的泗水亭长,这时也丝毫看不出他有一统天下的才能。一切开始的契机,应该是他因为释放邢徒而不得不亡匿与芒砀山中。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集合了三千弟子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


图一:刘邦像

刘邦在沛县当亭长的时候遇到了萧何,并与之成为了至交,甚至可以说萧何对刘邦有着知遇之恩。陈胜吴广起义之后,萧何极力劝说县令将逃亡的刘邦召回。在当地民众将昏庸无能的县令杀掉之后,他又鼓励摇摆不定的刘邦主动自荐,当沛县的领导者。

刘邦对萧何的评价有一句''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从这句评价看来,萧何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能的将才了。他还在韩信只是一个无名之辈时,就向刘邦举荐了他,还有之后的''月下追韩信''足以看出他伯乐的才能和对刘邦的忠心。可以说,萧何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路上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比拟的。甚至,没有萧何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高祖。但就是这样一个忠心又有能力的臣子,却也不可幸免的遭到了君主的质疑。

但萧何却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化解了刘邦的怀疑。刘邦不放心萧何在关中的影响力,他就把自己的家人送往战场;当刘邦想要除掉韩信时,他坚定不移的杀掉了对他信任有加的韩信;当刘邦忌惮于萧何在百姓中的影响力时,他马上做出了''欺压百姓''的姿态,用自污的方式来自保。以上种种手段,让萧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

图二:萧何像

但是与他一样功高震主的韩信,就没有如此幸运了。韩信在前期凭借自己卓越的才能获得了刘邦的重用。在攻打赵国时,他背水为阵,大破赵军,生擒赵王歇。攻打齐国时,他趁齐国对汉军放松警惕时,用巧计发动猛攻,又灭了齐国。见到这一切的项羽十分惶恐,于是派武涉去游说韩信,想让他投靠自己,但却被韩信拒绝了。最后,韩信还是用自己的才能助刘邦击败了项羽。到此还是能够看出,韩信还是十分感念刘邦对自己的重用和与信任的,对刘邦也是充满尊敬与忠心的。


图三:韩信

刘邦建立汉朝时已是年过半百,步入晚年时对于当年与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功臣的猜忌日益严重。为了巩固皇权,他便开始采用一些手段清理异姓王,首先被处理的就是韩信。当有人告发韩信谋反时,刘邦就已动了杀他的念头。第一次他采取了陈平的计策,在诸侯王聚集到陈县时抓住韩信问罪,但却因为没有切实的证据,就只能放了他,但却把他降成了淮阴侯。第二年,吕后采用了萧何的计策将韩信骗入宫中,最后将他斩杀于长乐宫钟室。韩信的这个结局,只留下了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唏嘘。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帝国破,谋臣亡。自古以来,开国的功臣似乎都逃不出这样的结局。但是对于韩信,刘邦似乎真的有非杀他不可的理由。韩信是''兵仙'',是''神帅'',是第一次见到刘邦就敢说自己要当大将军的人。他的才能与抱负,让刘邦心生畏惧。汉朝建立时,刘邦已是中年,而韩信却只有三十五岁,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和能力,而刘邦却没有。刘邦是害怕的,他害怕自己的子孙没有能力去制住这样一位有能力,有野心,有功劳的老臣。所以他不得不先下手为强,以绝后患。但是刘邦在除掉韩信之后,就觉得轻松了吗?我认为不是。韩信是他一统天下这条路上的谋士,更是兄弟。两人在这一路上同生共死的情谊,始终是无法磨灭的。在得知韩信死后,刘邦的反应是''且喜且怜之''。他觉得韩信的死是可惜的,甚至是会让自己觉得悲伤的。但他是不能后悔的,因为他是帝王。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江山,为了自己的子孙能不被牵制,他必须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是一个帝王必须要肩负的责任与孤独。

二、纵横乱世,利璋诛元

元末明初,中国大地满目疮痍。气候异常恶劣,导致各处饥荒不断,百姓只得各处逃难。加上蒙人对各个人种进行了残酷的等级划分,使得各地的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人民纷纷揭竿起义,希望能摆脱元朝残酷的统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局里,四处危机四伏,却也充满了无限的机会。朱元璋就在这样一个危险与机遇共存的乱世中,凭借自己的能力,杀出了一条血路。


图四:朱元璋像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最后成功创业的典范了,他的''白''不单单是缺少创业资金这么简单。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却因为瘟疫和天灾失去了家人。于是,还不满十六岁的他选择了出家,尽管在寺庙里只能干最下等的活,但好歹还能有口饭吃。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就发生了全县大饥荒,寺庙里也没有了粮食,住持只得把寺里的僧人遣散,万般无奈下,朱重八又踏上了逃亡之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独自游荡了三年。在这三年中,他尝尽了人情冷暖,见识了无数赤裸的人性。为了活下去,他在街头乞讨,甚至进入人家家里偷盗粮食与钱财。在这乱世之中,乞讨与偷盗似乎都是司空见惯之事。此时的朱重八,只是这乱世的芸芸众生之中,脆弱、卑贱而又毫不起眼的一个角色罢了。

这三年的流浪生活,将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一头冰冷而又灵敏的猛兽。见识过更多人性黑暗面与炎凉世态的他,更加理解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含义。在江湖中漂泊,人们都崇尚以暴力解决问题,这也就让朱重八养成了狠厉而又冷漠的个性。一个契机,让他加入了郭子兴红巾军,从此走上了武装反抗强权,最后成为大明开国明君的道路。他将名字改为朱元璋,实际上是''诛元璋''的谐音,表示了他希望当一柄诛杀元朝的利器,给百姓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他登基之后,就开始积极地整顿吏治,肃清官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让他落下''暴君''名头的''洪武四大案''。第一个案子是''空印案'',早年间朱元璋看到了许多蒙古贵族徇私舞弊的各种行为,对政治上欺骗的行为深恶痛绝,于是就借着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空印文书,开始大规模整顿吏治。整个过程,杀了七八万人。可见,多疑的朱元璋是把所有潜在的和表面的怀疑对象一次性清理干净了。整个过程虽说血腥,但官场上也变得干净透明了许多。


图五:空印案

第二个案子是''胡惟庸案''。胡惟庸是一路陪着朱元璋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也是明朝最后一任中枢丞相。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到朱元璋这里也不例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坐上了皇位的他,却发现自己还是要受制于人,于是他心生一计——废除丞相制度。他用了七年的时间,一步步纵容着胡惟庸,直到他逐渐变成了一个权倾朝野,独断专行的权相。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胡惟庸谋反。此时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把胡惟庸一党一举歼灭。在此案中受到牵连的还有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三万余人。至此,中国具有丞相的时代结束了,皇权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图六:胡惟庸像

剩下两个案子分别是''郭桓案''和''蓝玉案'',这两个案子同样也牵涉了数万人,但起到的政治意义却是不可忽视的。朱元璋最是痛恨官员贪污,对贪污的官员都处以极刑。可即便已经如此,郭桓等人仍旧知法犯法,于是朱元璋就采取了更加狠厉的手段整治贪官污吏。据统计,郭桓案结束之后,整个六部基本就只剩一两个代表了,可见整治力度之大。而朱元璋处理蓝玉的初衷,则是与刘邦处理韩信的原因相差无几——朱元璋担心自己的子孙没有能力震慑住这位居功自傲的臣子,于是就先替朱允炆把这个障碍处理了。但是很显然,蓝玉并不是最后一个被处理的障碍。紧随其后的,还有夏侯周德兴、颖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至此,跟随朱元璋的一众开国功臣差不多也就被肃清的差不多了。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典型代表,早年间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教会了他''无毒不丈夫''的道理。他的狠辣与决绝,使得他能带领人民推翻元朝的统治,处理起昔日的功臣来,也丝毫不见手软,这才有了政局一片清明的景象。出生于底层的朱元璋,更能体会百姓生存的不易,这样一位皇帝,对于官员来说,可能是一位暴君,但对于百姓而言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动荡的时局造就了他狠辣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却也为后人开辟了一个强盛的大明王朝。

结语

历史中的皇位之争大多都是残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终能登上皇位的明君,往往都是最为心狠也最为果决的,他们都拥有着比别人更高的觉悟。可见,成大事者必先要牺牲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心狠手辣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毕竟,只有到达了那个高度,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能,才能造福人民,成为万世之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