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女子的贞操,古人发明了“守宫砂”,就是在女子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认为如果女子守身如玉,则红痣颜色不褪。 所谓“守宫”,其实就是一种用朱砂喂养大的壁虎。晋朝的《博物志》对守宫砂的制作过程有详细记载:用朱砂喂养壁虎,使其身体颜色变红,当壁虎吃满七斤朱砂时,将其捣碎,然后将捣碎的壁虎点染在女子的肢体上形成红痣,此红痣在不发生房事前不会消失。 从如今科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及其不可信的,没有理论依据。但是古代人就是坚信“守宫砂”能鉴别女子的贞操,特别是宋明理学后,守宫砂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但是,迷信守宫砂的功力,必然会造成人间惨剧,史料就记载了北宋初期一场守宫砂引起的血案。 宋太祖时期,四川有一个富豪叫林宓,林宓有一个小妾叫何芳子,是后蜀兰台令史何宣的女儿,是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才貌双全。这样优秀的女子本应嫁一个青年才俊,但是宋朝攻打后蜀时,何芳子的父亲何宣誓死不降,被宋军杀死,何芳子失去依靠,只能嫁给一个土财主,糟老头子。 林宓后被宋太祖提拔为官,要到汴京面见圣上。这一去,不知要几时才能回来,林宓不放心家中这一众年轻貌美的侍妾,怕她们在这段时间,给自己戴绿帽子。然后,林宓的好友上乙真人就提议给他的小妾们一一点上守宫砂,林宓拍手称绝,听信此法。 何芳子厌恶这种不信任带来的形式上的约束,但是面对众人怀疑的目光,她不得不跟随其他侍妾一起,点上了守宫砂。 林宓离家之后,其他侍妾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手臂上的守宫砂,只有何芳子不以为然,该干什么干什么,加上出身名门的何芳子有经常沐浴梳洗的习惯,不久,她手臂上的守宫砂就消失了。 半年后,林宓接妻妾入京,发现何芳子的守宫砂不见了,便认定她对自己不忠,怒不可遏,严刑拷打昔日最宠爱的这个小妾,最终何芳子无法忍受这种欺辱,上吊自杀了。 林宓打死小妾的事情被官府得知,于是着手调查此事。判官得知来龙去脉后,命林宓将他所用的守宫砂点在三位女子手臂上,然后让壁虎去舔,红色瞬间就消失了。可见,导致守宫砂颜色消失的原因是很多的。原来,在点上守宫砂后,数日不洗,颜色才会逐渐渗入皮下,否则,守宫砂是很容易消失的。 最终,何芳子被认定是冤枉的,而在判决之前,林宓神秘死去,当时出了馊主意的太乙真人也在得知真相后投湖自杀。一颗守宫砂,就这样害死了三条命名。林宓也好,太乙真人也罢,他们的初衷都不是要诬陷好人,只是因为无知,因为对守宫砂的迷信,最终害人害己,真是可悲可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