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人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词——清承明制。顾名思义,就是说清朝建立后承袭的是明朝的政治体制。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承袭明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国家机器运转,迅速发挥统治效力,更何况满清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擅长打天下却不会治天下,直接拿来主义采用明朝的制度无疑是最佳捷径。 但是,清朝有一点却没有学明朝,而且二者南辕北辙,大相径庭,那就是皇家的婚配制度。 明朝为了杜绝外戚擅权,所以规定皇帝只能娶平民女子为妻,清朝则恰恰相反,他们为了巩固统治,采用的是强强联合,政治联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婚姻。 皇太极后宫中地位最高的是“崇德五宫”,即:中宫皇后哲哲,东宫宸妃海兰珠,西宫贵妃娜木钟,次东宫淑妃巴特玛璪,次西宫庄妃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 有趣的是,这崇德五宫不仅全部来自蒙古草原,而且全部姓博尔济吉特,其中的宸妃和庄妃还是一对亲姐妹,她们俩又都是哲哲皇后的亲侄女。也就是说,一门姑侄三人共侍一夫。 皇太极毕生最爱的女人是海兰珠,但是她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史料中对她26岁前的事情毫无记载,但据推断,她之前很可能是嫁过人的。 抛却海兰珠不谈,皇太极至少是娶过两个寡妇的,而且她们的丈夫还是同一个人,这两位妃子就是崇德五宫中的西宫贵妃娜木钟和次东宫淑妃巴特玛璪。 娜木钟是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晋(相当于皇后),巴特玛璪是林丹汗的豆土门福晋(相当于妃)。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林丹汗去世,次年,皇太极率部征伐察哈尔,但他征服了察哈尔后却不要钱不要地,而是把刚刚守寡的太后娜木钟和太妃巴特玛璪双双纳为了自己的妃子。 娜木钟和巴特玛璪虽然是被征服者,但皇太极对她们以及她们的部落却是礼遇有加,这一点从后妃排位上就能看出。 在皇太极的后宫三千佳丽中,娜木钟和巴特玛璪的地位仅次于皇太极的结发妻子哲哲皇后和他最爱女人海兰珠,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而庄妃比她们二人入宫整整早了10年,却只排在了第五位,其他满族妃子的地位则更低。 坊间传言,皇太极口味独特,喜欢寡妇,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或许他是有这方面的偏好,但皇太极后宫中寡妇多最主要原因还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在后金和蒙古当时的观念里,皇太极娶了林丹汗的遗孀非但不是侮辱,反而是一种恩惠,皇太极用这种方法以最低成本安抚了人心,拓展了地盘,顺便又抱得美人归,可谓是一举多得,历史已经证明了他此举的英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