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如何用三句遗言完美甩锅,把明朝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大臣?

 小白兔日记 2020-08-06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从夏桀商纣,到宋徽宗陈后主,凡古代的亡国之君大多是沉迷声色犬马之徒。但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似乎是一个例外。

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勤政爱民、励精图治、铁骨铮铮、生不逢时,这些带有悲壮色彩的标签,让他成了最受后人爱戴与怀念的亡国之君。

毫无疑问,崇祯皇帝绝非一个昏君,他既不沉迷酒色,也不贪图享乐,他在位17年,唯一想要做的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拼尽全力拯救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

但是,17年殚精竭虑,17年风雨飘摇,崇祯皇帝终究是失败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就在李自成即将攻破城门之际,心如死灰的明思宗朱由检赐死了妃嫔,砍杀了骨肉,然后吊死在了煤山的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上。

诚然,作为誓死维护帝王尊严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是可敬的,笔者也曾多次撰文赞扬他的傲骨雄心,毕竟,他是真的用生命兑现了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但是,在我们称颂、怀念这位亡国之君之时,是不是也该深入想一想:如此的贤明之君,大明江山为什么偏偏葬送在了他的手里?

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喜欢把这个结果归咎于崇祯皇帝的生不逢时。诚然,历史界一直有“明朝亡于万历”的说法,崇祯皇帝从祖父兄三代手里接过的大明江山已经是穷途末路。这是史实,但崇祯皇帝本身也有很大问题,明朝的迅速灭亡与他有直接关系。

崇祯皇帝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暂且“以管窥豹”,从崇祯的三句著名遗言中找寻答案。

崇祯皇帝的临终遗言,除了那句令人肝肠寸断的“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尤其值得玩味的则是另外三句——“朕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以及“诸臣误朕也”“大臣皆可杀”

第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所表达的意思大致等同于上文所述的“生不逢时”,崇祯认为,作为一个皇帝,他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无奈时运不济,亡国之运不可挡。

而第二句的“诸臣误朕也”和第三句的“大臣皆可杀”则把矛头直指明朝亡国的罪魁祸首——大臣!

以上三句遗言看似颇有道理,却暴露了崇祯皇帝的最大缺点——刚愎自用,多疑残暴,酷爱甩锅。

崇祯皇帝在位17年间,换了50个内阁首辅(群臣之首,大致相当于宰相),直接被他弄死的督师、总督、巡抚就有23人,被他关押在狱中的高级官员更是多达百余人。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生性多疑,袁崇焕不会被残杀,边关就不会轻易失守;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刻薄寡恩,洪承畴也不会叛明降清,满清就不会轻易入主中原,后来的南明也不至于被赶尽杀绝。

总之,明末的文臣武将,被崇祯皇帝换的换,杀的杀,关的关,几乎没有可用之人,所以明朝不可能不亡国。

不可否认的是,明末的文臣武将中确实是有气节者少而贪生怕死者多。但是,就拿先后50任内阁首辅来说,其中确实可能有一个两个,甚至三个五个能力有限,“误”了崇祯,但是如果说50人没有一个合格的,全部“误”了崇祯,那崇祯皇帝是不是要从自己身上找一下原因呢?究竟是大臣们太坏,还是他自己太爱习惯性甩锅?

崇祯皇帝不是昏君,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他很有气节,骨头很硬,也确实想要把国家治理好,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甚至生命,但是,勤政爱民不等同于好皇帝,励精图治也不同于好领导。崇祯皇帝用力过猛但使错了方向。

知人善用是一门艺术,更是帝王之术的关键,崇祯皇帝铲除阉党重用东林党的初衷是整饬吏治、肃清官场,但是他忘了,阉党并非都是坏人,东林党也并非都是好人。

更何况,崇祯皇帝不懂得用人不疑的道理,文臣武将稍微让他不满意,他就撤、关、杀!长此以往,大臣们人人自危,对崇祯皇帝、对大明王朝也就逐渐失去了感情。

所以,在明朝生死存亡之际,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与崇祯皇帝并肩作战、共御外敌,大家想的都只是保住自己的财产和脑袋。

平心而论,崇祯皇帝确实不该是亡国之君,也确实是无奈赶上亡国之运,但是“误”他的不仅仅是诸臣,更多的是他自己。

参考资料:《明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