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帐下首席说客,仅凭一张嘴一日降服70城,却因韩信惨遭烹杀

 小白兔日记 2020-08-06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刘邦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却有着“流氓皇帝”的恶名,其中,刘邦侮辱儒生的故事尤其家喻户晓:刘邦不喜欢读书人,当有儒生求见刘邦,他就摘下儒生的帽子,当众往里面撒尿,与儒生说话,更是经常破口大骂。

而且,这个看起来有点夸张演绎的故事,并非出自民间传说或稗官野史,而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原文是:“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刘邦剧照)

后世往往以这个故事为论据,得出刘邦不尊重读书人的结论。但是,历史真相却并非如此。刘邦往儒生帽子里撒尿,这只是故事的开头,而非结局,如果我们就此下结论,无异于断章起义。若要弄清刘邦是否真的轻视读书人,我们应该把这个故事看完。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读书人郦食其想要求见刘邦,刘邦的门客告诉他,沛公不喜欢儒生,并举了往儒生帽子里撒尿的例子,意在奉劝郦食其不要以儒生身份拜访刘邦。(注:郦食其,读音为lì yì jī)

那么,后来郦食其与刘邦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且看《史记》接下来的记载。
(郦食其剧照)

话说,郦食其到旅舍拜见刘邦时,他正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人给他洗脚,这在古代是十分不雅的姿势。可见,刘邦听说有儒生求见,态度确实不够恭敬。

郦食其见状, 只是礼节性做了长揖而未倾身下拜,直截了当地问道:“您是想要帮秦国攻打诸侯?还是要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呢?”刘邦闻言大怒,骂道:“你个臭儒生!天下苦秦久矣,所以诸侯才群起而攻之,我怎么可能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食其回说 :“如果您志在灭秦,就不应该用这种态度接见长者。”

刘邦从郦食其的言行与气度中看出他与其他纸上谈兵的儒生确有不同,于是立即停止洗脚,重整衣衫,把郦食其请到上宾座位,并主动求教。当时刘邦正在攻打陈留,郦食其自请入城劝降陈留县令,让刘邦带兵紧随其后,二者里应外合,最终不仅攻克了陈留郡还获得了大批军粮。事后,郦食其被封为广野君,自此留在刘邦身边,成为首席说客兼谋士。
(郦食其画像)

郦食其强在博闻强识、能言善辩,他首先做的就是游说列国,为刘邦建立起灭秦统一战线。紧接着,他又成功劝降了秦国守将,帮助刘邦不战而下武关,率先攻破咸阳,灭亡秦朝。楚汉战争中,郦食其又献计夺取荥阳,占据敖仓,为日后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

郦食其的落幕之作是劝降齐国。公元前203年,韩信接连平定魏国、赵国、代国和燕国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但大军刚刚挺进平原县,却收到了齐国已经投降的消息。原来,是郦食其只身入齐再次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劝降了齐王田广,使其同意以七十余城归顺刘邦。
(韩信剧照)
本来,这一次又可以兵不血刃、不战而胜,但是,韩信为了争功,听取了谋士蒯通的建议,在齐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继续攻打,齐王以为是郦食其背信弃义,盛怒之下,便将他残忍烹杀了。

正如蒯通所言,韩信统帅千军万马,付出了死伤无数的代价,花了一年多时间好不容易才攻下了赵国50多座城,而郦食其仅凭一张嘴却能一日之内降服了齐国70多座城,他总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样的人,刘邦怎么可能不爱?所以,郦食其惨死后,刘邦悲痛欲绝,进而对韩信恨之入骨,只是碍于韩信手握重兵,暂时不能为郦食其报仇,但这件事却为韩信日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从亡秦到灭楚, 郦食其在其中都居功至伟,如果他不死,西汉建立后必将成为与萧何、张良齐名的开国功臣。刘邦当上皇帝后没有忘记郦食其,将他的儿子郦疥破例封为了高梁侯。
(汉高祖刘邦画像)

由郦食其的例子不难看出,刘邦并非轻视所有读书人,他讨厌的只是那些只会装腔作势却没有真才实学的儒生,而对于真正的饱学之士,他实则既尊重又器重,萧何、张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后人只知道刘邦往儒生帽子里撒尿,却不知他对郦食其有计必从、情深义重,这实在是断章取义。试问:一个不懂得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人,又怎么可能建立千古霸业?

参考资料:《史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