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各朝代官制图及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资源868 2020-08-06


历史君说
你一定要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
闪闪发亮。

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附注:

①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 

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③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④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⑤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历代选官制度简表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官制度

朝代

名称等次

程序

举行时间

科目内容

任用

利弊得失

西汉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孝廉多在郎署供职,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秀才(茂材)多为地方县令。贤良方正依对策情况,在地方任守相,在中央可任博士、大夫、列卿。

选举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但为大官僚把持,形成门生故吏集团。

秀才

诏举

不定期举行

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东汉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茂材(秀才)

贤良方正

诏举

不定期


魏晋
南北朝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

郡中正品评郡内士子,定九品,呈送州。州中正审核士子评定,送吏部待用。

中正品第每三年品评更定一次。

品评士人依据其家世资历和士人的行能。

依据品第授官。品高则官高,品第则官低。

初,由于政府坚持“贤有识鉴”标准,中正官能认真品评人物,起到积极的选举人才的作用,但最终形成重家世、轻才德的风气,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形成门阀政治。

隋、唐

常举

举人(头名解元)

国子监试

每年春天

明经科试儒家经学;进士科试诗、赋和时务策。

举人可以参加试官,后可转正,任州县正职官或授教职。


府试州试

每年秋天

进士(头名状元,分甲第和乙第)

省试、殿试(武则天始)

每年正月

进士经过铨选任官,始以秀才科为贵,后代以进士科。按甲第、乙第授官。

制举

举人

荐举

时间不定

以试策为主,重在政治见识,辅以文学。

高等由中书、门下直接授官,次等给予出身,等待铨选。

头名敕头


五代





常举

举人(头名解元)

国子监试、府试、州试

每年秋季

经学、文学并重。理学在经学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任府、州官或任教职。

科举制打破门第观念,在较广的范围内,依据国家需要选拔各地的优秀人才;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它越来越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头名省元,亦名会元

省试(金称会试)

解送试后第二年正月或二月

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

省试后,一般在三月

诗、赋制策。

进士及第直接授官。

制举

举人

荐举

时间不定

以制策为主,兼以经义。

士人授官;官吏升迁。

头名敕头

廷试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每年秋天

试经义和制策

考中进士有作官资格,蒙古人授六品官;色目人授七品官;汉人授官从七品。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第二年二月

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

会试的次月

秀才(头名案首)

县试、府试、院试

每年一次

以四书五经为主,试经义制策,定以八股文。

国子监生经特许任低级官员。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子、卯、午、酉年秋天

贡生、举人或授以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职官,或就教职。贡士官职略高。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次年春天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

会试的次月

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探花、榜眼授编修。二、三甲授御史、给事中、县令等官(正七品))。

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科举制弊端更多,最后不得不废科举兴学校。

常科

秀才(头名案首)

县试
府试
院试

每年一次

以四书五经为主。

秀才无资格授官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子、卯、午、酉年秋天

举人、贡士做知县或教官,考取学校教职后亦可议叙官职。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次年春天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

会试的次月

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授翰林院庶吉士;二、三甲授御史或县令等官(正七品)。

特科

博学鸿儒、孝廉方正、经济特科

殿试

不定期举行

试以时务,经济策略等。

授予翰林院官职

注:本表以朝代为序,列出各朝代主要选官制度,辅助性选官方式没有列出,其中由察举制衍生的荐举贯穿各朝代;从唐代始在常科中又设武举,大致仿文官制度实行。

中国古代各朝代官制图

/写在最后/

最近微信官方改变了公众号推送规则,不再按更新时间顺序推送了。

所以想要第一时间收到历史好教师的推送,你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星标,这样历史好教师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点个“在看”,只要你想看,我们都在。

来源 | 初中历史(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觉得有用别忘点击在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