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是一代大家,为何总是不受官场待见,甚至新旧两党都排斥他?

 历来现实 2020-08-06

苏轼诗文遒劲豪爽、笔走龙蛇,流传后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历知数州,为官清正,躬耕自养,与民共甘苦,为人民干了许多好事儿,是个受人爱戴好官。但是却一贬再贬,颠沛流离,一贬黄州,二贬惠州,最终竟被流放至海南,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名声太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其父苏洵出外暑假游学,由母亲程氏教他念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不胜慨叹。苏轼说:"轼学滂的为人,母亲同意吗?"程氏说:"儿能为谤,我能不为滂母?"
范谤为人刚直,疾恶如仇,他敢于抑豪强,结交太学生以打击宦官,因党锢之祸被杀,被捕时向母亲告别,其母以滂能与李膺、杜密等一起就义感到光荣。从苏东坡与妈妈的问与答,由此可见苏东坡少年时的理想,其母对他的影响是极大的。
之后苏轼任方官时,关心民事,为民伸冤,每遇灾害奋不顾身。他任开封府推官,按法公断,选择精敏,起诉无停留,公务未完结,直至深更半夜才歇息。1076年,苏东坡知徐州,八月,黄河决口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吞没了四十五县,三十万顷肥田一片汪洋,水灾汇往徐州市城外,民众出逃以避水灾。
苏东坡说:"你们离开了,谁和我守城?只要我苏东坡在,绝不允许让水灾吞没城。"便下令将富人全部赶回城中。
苏东坡还冒着狂风暴雨亲到徐州军营生活,鼓励官兵们相互守城,说:"城将被水灾淹没,如今凶险得很,驻兵要竭尽全力护城,我跟大伙儿一起与城共进退。"驻兵将官见苏东坡沙浆全身,不辞辛劳防汛,军官大为感动:"刺史还不避水灾,大家岂可置身事外,誓当效命。"便带领驻兵筑堤以阻水灾涌进城中心。
但是,暴雨依旧很大,眼见城将被淹,苏东坡在城上指挥抢险救灾,都不入,布局官员分头堵水,历经勇敢迎战,总算挽救徐州城。苏东坡还向官府奏请,调来民夫工程建筑河堤,以防徐州城再遭水灾之祸。
另外苏东坡曾两次在杭州市做官,第一次是任杭州市通判,时新政日下,轼每因法便民,民赖以安。第二次是在十二年以后,他再到杭州市任县令,干了许多好事儿。1090年,苏东坡再到杭州市时,正逢杭州市旱灾,疫情时兴,他马上向官府上奏,规定免本地域上贡米三分之一,并调粮抗灾。又将公粮减价出售,设饭舍施粥以赈挨饿老百姓,又建医站和药局、行坊看病,被救回来的病民许多,总算阻止了疫情。
苏轼还设计了更大的开发运河系统以利民的计划,因其离任不能实行。苏轼在杭州,因有德于民,家家有其画像,饮食必,感其为民谋利之恩,又建生祠以怀念他,苏轼就是如此得人心!
二、反对变法?
苏轼对王安石的新政不是统统反对,对其扰民的则反对,对利民的则支持,正因此,他成为新旧党争的受害者。当王安石推行新政时,苏轼上书论其不便,因而被新法附和者御史李定等所构陷,从其所写讽刺新法的诗中罗织罪名,说其"讪谤朝廷",兴起"乌台诗案",差点遭到杀头,后谪贬黄州。
神宗死后,哲宗继位,旧党执政,全面废止了新法。这时苏轼也被召回京,任翰林学士、侍读、龙图阁学士等官,但他对旧党尽废新法持有异见,他任地方官时亲眼看到某些新法的实施确对人民有好处,主张利于民的新法应该继续施行,从而受到旧党程颐一派的攻击,被贬出京。
苏轼与王安石政见虽不同,但两人私交甚深,在王安石下台后,两人仍有书信往来,不因政见不同而影响彼此关系。在反对王安石新法上,他与司马光是站在一起的,但当发现司马光的错误做法又对他进行批评。可见苏轼所反对的是从公事出发,而不存在个人的私见,其为人是多么光明磊落,他认为对国对民不利的便应该批评,不管他是谁,他是对事不对人。
他被贬居常州时,有一次经过金陵,这时王安石已解职在这里闲居,他往拜访王安石,两人讨论当时局势,苏轼说: "兵祸连起,屡兴大狱,这是汉、唐灭亡之兆。太祖以仁厚治天下,正是为清除这些祸患。现在朝廷连年征战,东南地区又发生了多起刑狱,你为什么不发一言。"安石说:"安石只是一个外官,怎么敢言。"轼说:"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本是事君的常礼。但皇上待公的是非常之礼,公对待皇上,岂能以常礼对之。"安石认为苏轼说得对,说:"安石一定说。"
王安石改差役为免役,差役害大利少,免役则利多害少,司马光当政后凡是新法都废,他对免役只看到其害而看不到其利,便废免役,恢复差役,苏轼便与之力争。司马光还是坚持己见。
苏轼便将此事提到政事堂来讨论,司马光很恼火,苏轼理直气壮地说:"以前韩魏公杀陕西义勇,当时你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高兴,你也不顾。你曾将那次争论详细告诉我,今日你当了宰相,为什么不许我把话说尽呢?"说得司马光也笑了,承认自己不应该发火。
苏轼为什么反对新政,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从总的方面说,王安石实行变法是当时必要的手段,整体方向是对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苏轼看出了其中的弊病,故写了《上神宗皇帝书》,此书的内容,正如苏轼在书内所说:"臣之所以欲言者三,陛下结民心,厚风俗,存纪纲而已。"
书中引古证今,说明国家成败是看人心的向背,风俗的厚薄,和纪纲的张弛,尽管其中的论述反映了苏轼的某些保守观点,但确是指出了新政存在的问题。
他曾当面批评神宗的错误是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神宗虽悚然表示"卿三言,朕当熟思之。"结果却依然故我。这三言不仅是神宗所犯的错误,也是王安石的错误,是新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神宗执政时,宋朝积弱积贫已久,要改变这种局面,当然需要改革过去的弊政,但任何改革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太急了就会翻筋斗。任何善政的实现,关键在于用得其人,改革也如此。由于当时皇帝支持改革,一些投机之徒纷纷以改革派自居,钻入改革派混水摸鱼,如蔡京等人;而实行改革,旧官僚多反对,就需要进新人,这些人虽有魄力思想敏捷,却缺乏经验,如任用吕惠卿等有才缺德的小人。何况新用的人也有不当的,加上新政推行过急,故往往出偏差。
要实行改革,必须广泛听取意见,问题是听言太广而思虑不周,不经试验,便草率作出决定,广泛推行,也会出问题。苏轼的三言也可以说是总结了王安石改革失败的教训,可作为后世改革的借鉴。苏轼并不反对改革,而是反对错误的改革。他早对豪强兼并是不满的,曾提出了"变政易令"的主张,并针对当时的积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后来他不同意司马光废除有利于民的新政,也说明了苏轼并不反对改革。
三、性格率直?
苏轼在朝当官时间不长,在他的生涯中,总是被排挤到地方当官,而且屡次贬谪,甚至贬谪荒蛮之地,在这个时期,处于逆境的他躬耕自乐与民共甘苦,有人说这时期他是人民之友,他就以此为荣。
在这个时期,他创作许多优秀的诗词散文,成为千载传诵的杰作。也就是这个时期,他的精神得到升华,心态趋于平和。如果苏轼不屡遭贬谪,也就没有这些辉煌的词章,苏轼也不可能成为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苏轼为人是非分明,无所畏忌,即使受排挤或贬谪,也绝不附和权贵,宁愿处于穷乡僻壤躬耕自养。苏轼为官清廉,又慷慨好施,积蓄不多,贬黄州挂的团练副使是个空衔,实是削职为民,长此以往实难生活,经友人的帮助才请得城东的营防废地数十亩,自己开垦耕种。因这里地名"东坡",苏轼便自称东坡居士。
这时,苏轼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农夫,他所想的也是一般农夫所想的。《东坡八首》里还写苏轼如何虚心向农民学习耕种技术,及其自耕自食之美。苏轼在日间耕耘,晚间就欣赏自然风景之美,自得其乐,如他写的《东坡》诗云"雨洗东坡月色新,市人行尽野人行。英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锵然曳杖声。"
意思是说:雨洗后的东坡,月色分外清新,这时四面寂静无人,只有诗人拄着拐杖漫步在石头路上,饱赏着这美好的夜景。
苏轼当官时敢于抨击害民的弊政,几经贬谪为民后,经过自己的躬耕及在民间的亲身体会,更感到当时统治的横征暴敛,穷奢极欲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因此,这时,他写的一些政治诗不只是站在人民旁边为民请命,而是站在人民中间,代表人民向统治者控诉了,他在惠州时写的《荔枝叹》便是明显的一例。
1095年,他被贬到惠州时得赏荔枝美味,忆起汉唐统治者为吃到新鲜荔枝而给人民带来无穷的骚扰和灾难,并联系当今统治者的所作所为,便以此为题借古非今进行猛烈的抨击:"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奉。飞车跨山鹘梅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溅血流千载。"
意思是说:为了使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博其一笑,十里一驿站,接力运送;五里一土堡,官兵急催,送荔枝的马跑如飞,跨山越海,一路尘灰滚滚,因马跑过急,无数人跌落坑谷,死尸纵横相叠。
接着作者愤怒地写道:"至今欲食林甫肉"。之后,直接联系到当朝的丁谓、蔡襄贡茶和钱惟演贡牡丹事,认为跟李林甫一样,都是为了谄媚皇上,同样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既然人民"欲食林甫肉",对于当时跟李林甫一样干那些劳民伤财之事的人,人民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不会例外的。
那时苏轼才遭"文字狱"之祸而被贬谪,他还是这样敢于引古刺今,且指名道姓公开谴责,这显示了苏轼大无畏的精神。
苏轼一生,不论升官或贬谪,都始终爱民,故处处得到人民的爱戴。苏轼热爱人民,人民给他以无限的力量,使他即使在最困苦的处境中,也得以愉快地生活下去,从而与人民打成一片,成为人民中的一员。不管是贬谪,亦或者是流放,他都没有倒下,总是能够站起来,这就是苏轼最可贵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