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脾气小孩》:孩子闹脾气时,聪明的妈妈都是分这3步来引导的。

 书语人间 2020-08-06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528本书

《暴脾气小孩》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暴脾气小孩》。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常常会因为不满表现出极端情绪,如,大发脾气、毫不妥协、语言和肢体上的冲撞,等等。这些行为让孩子和家长、兄弟姐妹、老师以及与他们有接触的人十分苦恼。

可以想见,这些孩子身上往往会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如,难以相处、有毛病、自私、任性、操纵欲太强、缺乏动力等等,或是直接被医生给诊断为多动症、躁狂症、焦虑症……

然而,在经过了近30年的研究后,本书作者,哈佛医学院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格林发现,

这群孩子之所以会表现出这些行为,是因为他们缺乏,如,灵活性、适应性、耐挫力和问题解决等重要技能一旦父母能够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一步步帮他们养成这些能力,他们便能够表现得很好。


因此,这篇文章里,灵遥将一一为你解读应对孩子挑战性行为的6个成因,妈妈常见的应对孩子暴脾气的3个方法,和正确处理孩子暴脾气的3个步骤,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01.

我也不想发脾气

阻碍孩子好行为的6个因素


如果我们希望减轻或者消除孩子的挑战行为,除了要对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更要明白这些容易发脾气的孩子,在灵活性和挫败忍耐力领域其实有欠缺的。换言之,他们会比一般的孩子,更需要你的理解、耐心和帮助。

  1. 执行技能

孩子从一个环境,如,看电视,转换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时,如,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时,便需要从一种精神状态,即,看电视时,可以放松地摊在沙发上,切换到另一个精神状态,即,做作业时需要坐在书桌前安静、独立地读书。

这时,孩子如果在认知状态转移方面存在困难,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人在书桌前,心在电视机前」的状态。

一旦家长没有办法理解到这一点,非要孩子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个「转换」,那么就等于让孩子在不断地累积的挫败感上火上浇油,让孩子无法正常清晰地思考。

于是,我们常常会发现,家长越是反复和孩子强调一件事的时候,孩子越是会做出不耐烦、抗拒、大吼大叫等行为。


2.   语言处理能力

为什么缺乏语言处理能力会导致孩子在灵活性和挫败忍受力等方面出现障碍呢?因为我们人类绝大多数的思维和交流都是通过语言产生的。

比如,你在搭地铁的时候,如果被周围人挤了一下,下意识地反应便会是,瞪对方一眼,然后不耐烦地说道,「你挤什么挤呀!」但,如果是一条狗呢,你若是不小心踩了一下它的尾巴,可怜的小狗只有3种选择:冲你叫、咬你或者逃跑。




类比一下,便是你如果「踩」到了一位在语言技能方面有障碍的人类的「尾巴」,谩骂这种行为无异于人类的「吠叫」因为Ta实在找不到一个更清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因此,你如果发现自己的小孩有这样的问题,应该Ta污秽的语言和不良行为中,去辨别出孩子真正想要表达情感,然后教会孩子运用一些基本的情感词汇来更准确、有效地描述他们的需求和困恼,来寻求帮助~


3.   情绪管理技能

就像我们一样,很多孩子有时会表现得急躁、易怒、古怪、满腹牢骚、疲惫不堪。每当此时,孩子们便会缺乏灵活性,容易发脾气。

如果他们足够幸运,那么这种易怒的情绪会一闪而过,很快回归到平和状态,但很多孩子由于长期都处在一个紧绷状态,身上已经背着一个巨大的情绪包袱,很容易便会把小事给闹成大事。


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能够为暴脾气小孩做的,是在孩子即将变得不理性时,帮助孩子通过建立仪式感的方式,保持理智,而不是火上浇油,发明各种招数去惩罚孩子。

4.  认知灵活技能

年幼儿童的思维模式往往会更加地固执,非黑即白。

这是因为他们还处在一个不断认知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而根据所见所闻去推断,也总比担心发生意外和不断寻求替代方案要容易得多。

于是,一旦出现了不可预测、不确定、模棱两可的事情,这个孩子便会变得躁动不安。


比如,有的孩子会坚持在一天中的某一个时刻进行课间休息,是因为全班同学「总是在这个时候」课间休息。

这样的孩子往往认识不到固执坚持本来的活动计划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如,一个人课间休息,也认识不到某些重要外部情况,如。一次集会可能要对原计划进行调整。


于是,当这些孩子试图将固定的规则强加于这些规则不适用的环境上时,便会由此体验到极端的恼怒情绪。


5.  社交技能

人类活动中,社交互动对于灵活性、复杂思维能力、快速处理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

这些暴脾气小孩由于把握不了社交中的线索和微妙变化,无法正确理解这些线索,如,「他做这件事是因为想和我拉近距离」「他是讨厌我的」,或是仅掌握了有限的回应方式,不知道自己的交流方式、行为将影响到他人,


因此,这些孩子往往会因为需要被迫参与其中,对这些社交活动产生强烈的抵触感,渐渐便不想与别人打交道了。

6.   导火索

如果说前面的路径为孩子发脾气创造了条件,那么导火索则是孩子真正发脾气时所经历的现实情境,如,家庭作业、感觉无聊、早上起床、兄弟姐妹的互动、闷热、饥饿等等。

因此,若是想要改善孩子容易发脾气的性格,我们真正需要做的,除了要训练孩子前面5个重要技能,还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不容易发火的条件,即,在孩子发脾气前,掐掉导火索。



02.

思维篇:

孩子发脾气,这两个方法不可取


在发现孩子有了极端行为后,父母在震惊之余,往往会反思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溺爱,才让孩子学会了利用他们的脾气、暴怒、咒骂、尖叫和破坏性行为,来强迫(或是说服)家长「巨屈服」,进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种观点会随之强化一个想法,即认为孩子发脾气是有目的、蓄意和预谋之中的,是孩子在有意的控制下进行的我儿子是一个控制欲非常强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出哪张牌)。


于是,这种家长要么会采取暴力的方式,来逼孩子就范,或是陷入另一个极端,认为都是自己的问题,才让孩子变成了这样。

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便会越发不可收拾。

因此,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要意识到孩子经常乱发脾气,是因为缺乏灵活性和挫败忍耐,在向自己寻求帮助而不是没事找事,故意挑战者自己的权威,

家长如果想要帮助孩子纠正这些问题,培养孩子这两方面的技能,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以下面这两种极端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方案1:强制型解决方案

如果一旦孩子无法满足你的期待,你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例如,对孩子说「不」「你必须」「你不能」之类的话,那么你便是在利用方案A

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说「我今天晚上太累了,不想写作业」,方案A的回答可能是「但是你必须写」。


当然,方案A的回答后面还包括了威胁和强加后果,如,「这件事情没有讨论的余地」「我没空给你讨价还价」「你没得选」等等。


这些回应方法听起来再平常不过,但你若有一个暴脾气小孩,方案A很有可能会引起一场灾难性的暴脾气,只因你强行把方案A放在了一个没有处理方案A头脑的孩子面前。

换言之,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逼着你去完成一个你根本完不成的任务,你又会怎么样?是不是会立马在心里竖起一道防御,或是怒语相向。

因此,方案1不行。

方案2:放弃型解决方案

如果说方案1是让孩子必须听你的,那么方案2恰恰相反,它意味着你在面对问题或是未满足的期待面前什么也不说,或是采取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孩子如果说「我今晚太累了,不想写作业」,方案2的回应往往会是「好吧」或者默许孩子上床睡觉。

对你的暴脾气孩子来说,方案2虽然有效地防止了挑战性行为的发生,却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比如,孩子很有可能会因为长期不写作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耽误自己的学业。


另外,你如果长期嘴上不说,把不满都藏在了心里,那么总有一天会因为焦虑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回到方案1

因此,方案2不行。

方案3:积极合作解决问题方案

不同于方案12,方案3在处理问题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需要你更多的耐心,但却能够帮助你在实现愿望的同时,降低孩子发脾气的可能性。

同时,经常性地使用这个方案,还有机会帮助孩子学会Ta欠缺的技能,教会Ta以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去应对生活里的不如意,与自己、与周围人达成妥协。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如何操作方案2呢?


03.

方法篇:

积极合作的3个步骤


最后这一部分非常关键,如果你按照以下顺序执行这3个步骤,就是在用「积极合作」的方式,与你的小孩沟通。反之,你如果没有按照下面这3个步骤,便不是在用「积极合作」的养育方式。

步骤1:将心比心

将将心比心作为「积极合作」的第一步,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将心比心可以帮助你和你的孩子都平静下来,进而开展一次「非情绪化」沟通,帮助你的孩子解决引起Ta挫败感和困恼的那 些问题。

另一方面,将心比心能够确保孩子说出那些焦虑的原因。

其实,与你一样,你的孩子同样会有各种合情合理的焦虑原因,比如,饥饿、疲惫、恐惧、想买东西或是想做某事,等等。

你只有先理解了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孩子才会真正地信任你,愿意和你一起来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做到将心比心呢?主要是向孩子重复Ta的顾虑,完全复述孩子说过的话,比如:

孩子:我太累了,不想写作业。
家长:(将心比心)你太累了,不想写作业。
《暴脾气小孩》

看起来很直接,对吧?然而,对很多大人来说,因为孩子很难用语言来表达Ta的顾虑,往往会使得将心比心并没有上述例子中那么简单。

因此,你如果发现孩子始终说不出所以然来,便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孩子说出Ta的顾虑,比如:

孩子:我不写作业。
家长:(开始将心比心)你不写作业,为什么?
孩子:作业对我来说太难了。
家长:(继续将心比心)我知道了。有没有具体对哪一部分对你来说特别难的?
孩子:写作的部分,老师让我写的作文不像你要求的那么多。
家长:(继续将心比心)噢,原来是写作的部分,而且我让你写的作文比学校布置的还多。
《暴脾气小孩》

步骤2:界定问题所在

在第二步,家长和孩子都会说出自己的顾虑,即「界定问题」,因为问题的根源产生于你和孩子双方的顾虑没有达成和解。因此,唯有先鼓励双方都说出顾虑,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然而,真实生活中,家长往往会比孩子更容易着急,或是更倾向于提出解决方法,而不是顾虑的原因本身。


比如,面对孩子的作业问题时,家长往往会说,「你不想写作业?赶快写吧!否则便来不及了。」于是,孩子会下意识地对家长的提议表示抗拒,甚至是大发脾气。

因此,将心比心后,就上面讨论的「孩子不想写作业」,家长应该说:

家长:(界定问题)我以前不知道学校没有那么多作文。我只是有些担心,怕你如果不练习写作,以后作文便会变成你的一个大难题。

《暴脾气小孩》

注意,家长在这里的表述,一共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个是为自己的不知情道歉,即,告诉孩子,自己不是故意要给孩子布置这么多作业的;二一个是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担心。


至此,双方的顾虑都已经说明,自然而然便来到了第三步:邀请。

步骤3:邀请

方案的第三步,是孩子与家长一起开动脑筋,解决双方因为顾虑不一致而形成的问题,共同找出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来说,家长要说出,「让我们来想象,我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或是「让我们来想想,我们如何找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话,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是「我们」的事情,不只是「你」的问题。


比如,回到孩子不愿意写作业这个问题上来,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去引导:

家长:(宽慰+邀请)我不是说你一定要在家里练习写作,只是想让你多进行写作练习。我们来一起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孩子:我在学校已经做了很多这样的练习了!
家长:你说的没错,我想问题就在这里:我认为你该在家里也练习写作,但我最近也有和你作文老师沟通,也在考虑减少你的作业负担。
孩子:那你为什么不问问我的老师呢?
家长: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如果老师也认同,你便不必要做那些没必要的作业了。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孩子:行。
家长:我觉得也行。谢谢你跟我把事情说开。
《暴脾气小孩》

虽然,与方案1和方案2相比,这个方案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一开始还会受到来自孩子的激烈反抗,但事实上,家长唯有先让孩子意识到,Ta没有被你当做是问题的一部分,是真正地关心Ta,你才有机会走近孩子的心里,帮到孩子。


毕竟,不请自来的关心,或是被周围人给当做是问题,将心比心,无论是孩子,还是已经长大成人的你,都是很难接受的~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