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沟通

 沙漠水滴李娜 2020-08-06

最近呀,朋友们与水滴聊得最多的是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有些朋友觉得孩子把自己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一点儿都不讲究;有些朋友觉得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下降,越来越不受管束;有些朋友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无论说啥孩子都当耳旁风。其实呀,这一切归根结底就俩字,“沟通”出了问题。

我们往往习惯性的看到问题,然后又习惯性的用一种粗暴的方式渴望马上看到结果,而不去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家人们觉得这样能有效果吗?

举个例子啊:比如,父母看到孩子的房间乱七八糟,第一反应就是生气,觉得孩子怎么能这样?如果孩子小也就罢了,唠叨唠叨自己也就给收拾了。就怕孩子已经大了依然这样,这爹妈的火呀就忍不住了,立马劈头盖脸就训开了:“瞧瞧你这房间乱的?跟猪窝狗窝似的!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你都多大了,不知道收拾收拾呀?就你这样,将来能嫁得出去吗?谁会娶一个连房间都不会收拾的媳妇啊!”孩子一听,小脸马上耷拉下来,脚一跺,头一扭,走了。任你怎么说怎么骂人家耳不听心不烦。赶上脾气不好的孩子,再给爹妈锵锵几句,爹妈的火呀就更大了。

再比如,看到孩子的成绩单,一次不如一次,爹妈的心里能不着急吗?着急了能不生气吗?生气了能不发火吗?发火了能不暴跳如雷吗?没错,爹妈倒是暴跳如雷了,问题是孩子听吗?我们跳了半天脚,暴跳如雷的发了半天火,孩子要么无动于衷,要么摔门而去,要么与爹妈一起对着干。训也训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问题解决了吗?如果问题解决了,也就罢了。怕只怕,孩子的成绩不仅一次比一次更糟,孩子与爹妈的关系还一次比一次更远。

这个结果是咱们做爹妈的希望看到的吗?

我们习惯性的要求别人,指挥别人,训斥别人。对孩子更是这样,因为感觉我们是父母,孩子就应该听我们的。却忘记了,孩子与我们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同样也有自己的自尊。我们做父母的有没有安安静静的,平心静气的听过孩子的心声呢?当孩子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是认认真真的思考过之后说出我们的建议呢还是连听完的耐心都没有,只撂给孩子一句话:你这纯粹是胡思乱想呢?

中国人际关系第一人魏乐老师——水滴的恩师经常说一句话:人是被感动的不是被要求的!

家人们回想一下:在我们与孩子相处的这么多年时光里,您说的哪句话您做的哪件事令孩子感动过呢?孩子被您感动的时候神情是什么样子的呢?水滴相信,如果您与孩子之间有过这样的瞬间,如果此刻您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您一定会被自己感动。此刻您的心一定非常柔软。在那样的时刻,您觉得孩子会不听您的建议吗?您觉得您说的话孩子会当成耳旁风吗?不会的,那个时刻无论您说什么孩子都会听,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多让孩子感动几次呢?

听到这里,一定会有家人说,我也知道要让孩子感动,我也知道要好好给孩子说话,可是我每天忙的晕头转向,连吃饭睡觉的功夫都没有,哪有功夫好好说话呀!水滴相信一定有家人这么想这么说。如果这样,水滴只想说,您忙成这样其实就是因为您不愿意好好说话导致的。很多时候啊!我们冷静下来认真的分析分析就会发现,好好说话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

首先抱着好好说话态度的人心态是平和的,表情是沉静的,语气是和蔼的,我们听得进去别人说的话,会洞察到别人说话的重点,并且能听出别人的情绪。貌似这样很慢,结果却一点儿都不慢。

水滴建议家人们好好听听水滴前几天分享的话题:慢就是快!保存起来多听几遍,好好琢磨琢磨,您能悟出不少道理。

就在此刻,水滴儿子班级的一位家长在班级群发了这么几句话:老师,我们家孩子又迟到了吧?这孩子太慢,干什么都慢,您多罚她几次,要不她还那样。

家人们,听到这位爸爸说的这几句话时是不是有些家人有共鸣?觉得:对!就应该让老师好好惩罚惩罚她!一定也有一些家长觉得不应该推卸责任,把孩子的问题推给老师。

水滴看到这几句话想的却是:孩子真的慢吗?父母有没有估算过孩子平时刷牙洗脸吃早饭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根据这个时间来叫孩子起床?父母是唠唠叨叨不停的催促孩子快点快点再快点还是语气很平和的提醒孩子:宝贝,还有20分钟咱们就该出门了,要加油哦!想一想,如果我们是孩子,我们喜欢哪一种沟通方式呢?

我们往往低估了慢的力量,当然我们也高估了快的结果。如果大吼大叫有效,没有人平心静气沟通,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吼大叫过瘾。问题是大吼大叫产生的往往是反结果呀!既然我们想要的是我们渴望的结果,难道我们不应该调整一下沟通方式吗?

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一旦改变,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然后如果想让沟通的结果更理想,我们还需要从孩子的需求来出发而不是从我们自己的需求。

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自动选择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人都是自私的。

我们潜意识里做出的判断,都是从自我利益出发的。所以我们想让孩子做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一定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而不是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得让孩子心甘情愿做我们渴望他们做的事。

想想我们自己,哪些事是我们心甘情愿做的呢?什么情况下我们才愿意心甘情愿的做事呢?

比如水滴。水滴心甘情愿的与家人们分享,一个话题接着另一个话题,每一个话题都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为什么水滴愿意耗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与家人们分享呢?因为水滴的分享能帮助到家人们,令很多家人受益,令家人们身心更健康,事业更顺利,生活更美好!这能体现出水滴的价值!证明水滴活着是有用的。

水滴心甘情愿的在中国人际关系第一人魏乐老师会场做义工,一连五天,无怨无悔。按理说水滴拜魏乐老师为师是花了拜师费的,水滴可以尽情享受老师整个团队对水滴终生的服务,水滴为啥还心甘情愿的去做义工呢?不给钱,还累,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笑脸相迎热情相送,端茶递水冲咖啡拿点心的为啥呀?因为水滴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了能量,感受到了付出,感受到了爱!

所以家人们,想一想,我们的孩子什么情况下会心甘情愿的打扫房间?什么情况下会自觉自愿的提升成绩?什么情况下我们说什么他们都点头称是?找到孩子的需求,这些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