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爱回家

 沙漠水滴李娜 2020-08-06

水滴家有三只虎皮鹦鹉,一只蓝色,儿子叫它小蓝。一只绿色,叫它小绿。一只红色,叫它小红。这三只鹦鹉色泽艳丽,羽毛光润,水滴经常忍不住的感叹:它们的羽毛一个个都跟缎子似的!

原本水滴家只有两只鹦鹉,分别是小蓝和小绿,它们俩从早到晚都唱着悦耳的歌儿。小红是被吸引来的。它听着小蓝小绿欢快的歌声,经常忍不住停在水滴家阳台的外面,歪着脑袋往里看。于是水滴打开窗户,让它飞了进来。

飞进来之后的小红,吃得饱饱的,喝得美美的,开始不安分起来,四处啄笼子。把鸟笼子上面的粉色油漆都啄掉了,把鸟粪托都啄烂了。水滴一看它不属于笼中鸟,在笼子里待不住,就打开笼门把它放了出来,然后打开窗户把它放了出去。心想,既然你渴望自由,就给你自由吧。

没想到两天之后,小红又回来了,依然停在阳台外面啾啾的叫。水滴打开窗户再次把它放进来。这次进笼后,小红消停多了。

其实呀,人跟鸟差不多,都渴望自由。做父母的如果处处限制孩子的自由,这样的孩子就跟水滴家的小红似的,浑身不自在,到处搞破坏,逮着机会就想往外溜。真要给他自由了,他反而恋家。

很多小宝贝喜欢串门,一旦串门就舍不得回家。因为到小伙伴家玩的时候,通常对方的家长没那么多限制,孩子们可以由着性子玩,把对方家里给造的一塌糊涂。在自己家玩的时候,父母懒得收拾,这不让摸那不让碰的,让孩子觉得处处受限。所以他们有机会就往外面跑。

水滴的儿子特别恋家。他不是不喜欢出去玩,如果有朋友约他他也会很开心,但是如果在家,他也很自由。无论是趴床上还是坐地上,光着脚丫爬窗台,拿着螺丝刀一个一个拆玩具水滴都随便他。他感觉在家里很放松,自然就乐在其中了。

有的小宝贝下楼或者去公园也是舍不得回家,父母催一遍又一遍,他们就是不回,生拉硬拽拽走后,一路哭一路喊的,原本出去玩是为了开心,结果却总以大哭一场作为结束。

水滴带儿子出去玩的时候,不会自己觉得到点了就催他走。而是提前跟他商量好。比如告诉他:“宝贝,今天咱们玩到4点钟。”然后拿出表给儿子看,看看现在是几点钟,离4点钟有多长时间。这样他心里就有了一个回家的概念。快到4点的时候,水滴会倒计时,比如告诉他:“宝贝,现在离4点钟还有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之后咱们就要回家了,现在玩什么游戏呢?”还有10分钟的时候提醒一次,剩5分钟时再提醒一次,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孩子很容易接受。

大一点的,比如上初中高中的孩子,不爱回家的也越来越多。父母都特别费解,搞不懂不回家他们想干嘛?

今天水滴看了一篇文章,一个高一女生自杀未遂,父母急的不得了,不知道女儿为什么要自杀。因为女儿没有任何前兆,一切都跟平时没什么两样,少言寡语,不喜不悲对人对事都很淡漠。妈妈觉得自己对女儿的学习要求也不高,不至于对她造成多大的压力。

心理咨询师与妈妈交流之后才发现女儿上初中之后开始关注同学们的一些琐事,妈妈是一个不爱管闲事的人,跟自己无关的事儿从来不去关心。

女儿一旦跟妈妈聊同学们的事儿,妈妈的反应就特别强烈。其实女儿也就是对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事儿表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已。

如果妈妈仔细的去聆听女儿说的话,会知道女儿每天都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但是这位妈妈却严厉的警告女儿别人的事儿跟你有什么关系呀?好好读你的书做你的功课就行了!学习成绩一旦下滑就说女儿管的太宽,不务正业。

久而久之,女儿再也懒得跟妈妈说话了。从一个爱说爱笑的人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越来越淡漠。原本温暖的家变得没有了温度,原本自己最亲近最信赖的妈妈变得越来越陌生。于是,女儿选择了自杀。

别说上初中上高中的孩子了,就算水滴家这个刚上二年纪的小不点,每天回家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跟水滴说。

老师的事儿了,同学们的事儿了,谁谁今天说了一句特别有趣的话,谁谁与他玩了一个有意思的游戏,谁在课堂上说话了,今天谁值日了,哪个老师给他们看视频了等等等等,无论水滴正在厨房做饭还是躺在床上看书,他都会把自己想说的话一股脑的说给水滴听。

孩子对父母说话,说明他们信任父母,如果他们在父母面前开始禁言,不想说懒得说没话说,父母就得注意了。咱们一定不知不觉伤了孩子的心。也许孩子对咱们讲话的时候咱们对孩子说:“我忙着呢,没工夫听你瞎扯!”或者咱们虽然听了却心不在焉根本没有听进去,回答孩子的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再或者还没听孩子讲完就开始批评孩子指责孩子,孩子慢慢就会吸取教训,不再对父母诉说。

前几天水滴分享话题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想知道我们留给孩子的印迹是快乐还是痛苦,只要看看孩子长大以后愿不愿意回家就知道了。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够好的了,孩子怎么还那么不知足?父母认为的好,是给孩子创造的物质条件够好,比如食物足够丰盛,房子足够大,衣服和玩具足够多……

但咱们的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他们需要自由,需要理解,需要倾诉,需要得到咱们的认同。

家的吸引力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身上,归结到父母身上。

如果父母对孩子足够理解,足够信任,能耐心倾听,能认同孩子的想法与看法,这个家对于孩子来讲就是具备吸引力的。一个具备吸引力的家对孩子是有诱惑的,就像水滴家的鹦鹉小红一样,打开窗户放它走它都舍不得走。就像水滴的爱人与孩子似的,让他们出去玩,他们都会惦记着早点回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