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起,掀起了针对三大运营商“提网速、降网费”的电信运营商通信改革浪潮。 在监管部门的介入和消费者殷切的呼声中,三大运营商针对“提速降费”提交了各自的方案目标: 中国移动:流量综合资费同比将下降35%以上,网络能力和网络速率将大幅提升;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预计今年流量资费平均降幅将达30%左右。宽带免费提速,每Mbps价格降幅近4成; 中国联通:降低全网移动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20%以上,有线宽带套餐最高降低了近1300元。 4G网络 按照既定方案目标三大运营商深入开展电信运营商通信改革工作。 来自《2017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的数据,全国所有城市已建成光网城市,4G基站总数达到299万个。全国20M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达到86%,4G用户占比达到65%。网络提速降费方面,全国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总数超3亿户,家庭普及率达67.0%;移动宽带用户突破10亿大关。 三大运营商 除了以上成果之外,此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表态称,将于今年10月1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届时,消费者将迎来新的网络通讯服务时代。 不过还是有很多网友比较关心流量资费问题,譬如说为什么要区分国内流量和省内流量?什么时候合并省内、国内流量? 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三大运营商都曾直接或间接回应过,三家的回应侧重点虽不同,但大致信息一致: 各地区包括网络通讯基础设备在内的网络资源存在不平衡的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流量的消耗存在差异。整体流量消耗价少的省份,可能选择把富余的当地流量赠予消费者,或廉价卖给消费者,这样就产生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 换句话说,流量资费一定程度上本是统一的标准,本地流量费用不过是折扣后的费用。 第五代网络通讯技术 关于第五代网络通讯技术(5G)商用的研讨工作持续展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4G网络资费问题不用去解决。 以智能手机为主要智能终端承载体的量产、普及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网络通讯时代撞上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流量成为关键的中间部分,而三大运营商就担负起很重要的角色了。 文丨李民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