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勇:多动,并不一定是多动症——给家长的第二十二封信

 麻雀校长张学勇 2020-08-07

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  晴

多动,并不一定是多动症

——给家长的第二十二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今天要谈的这个话题,估计很多家长都会感兴趣。那就是关于多动症的一些常识。

在我们周围,有相当多的家长一提到自己的孩子就头疼。正如网上说的,“不写作业母慈儿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写作业成了大问题,也成了家长们的心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有的家长就搬个小板凳在一边警察似的看着。而不少孩子呢,写个作业磨磨蹭蹭,半个小时的作业到晚上十一点还完不成。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又想上厕所,好容易坐下来吧,你一不留神又开始摆弄起橡皮、铅笔,甚至一张小纸片。

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也好不到哪里去。上课的时候,屁股上就像扎了蒺藜一样,在座位上老实不了二分钟,摇来晃去,老师的当头棒喝也收效甚微,无济于事。

每次家长会,这样的孩子家长都会被老师点名或者暗暗批评,搞得自己很没面子。说起来都是泪啊!

这不,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家长就给我留了言:张老师,我家孩子平时写作业还行,就是一到周末写作业拖拖拉拉,在凳子上老老实实地坐不了二分钟,她就这里抓抓,那里挠挠,我怀疑她有多动症。怎么才能让她积极地写作业啊?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这个家长这样的想法,都怀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甚至带着孩子到处求医问药。最后,没病的孩子也折腾出病来了!

最可怕的是,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动症”之后,更不会有意识地约束自己了,觉得自己真“有病”。甚至出现过老师批评某个孩子自制力差的时候,孩子直接给老师说:“我有病,我是多动症,我管不了自己。”搞得老师恨不得当场吐血晕倒。

因此,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多动是孩子的天性,多动的孩子不一定是多动症,真的不爱动了才真是“有病”呢!

那到底什么是多动症呢?

其实多动症的全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能力差等症状。国内外调查发现人群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也就是说这样的情况男孩多一些,女孩少一些。)。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有注意缺陷、活动过多、行为冲动、学习困难、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品行障碍等。(以上内容和数据引自百度百科)

一个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并不是眼看看、嘴说说就能定性的,这需要专业的医生通过比较科学的测试和检查才能下结论。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一点儿,就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其实,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据相关研究表明:5―6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数据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孩子们集中精力听说读写一段时间后,一般都会有一些疲劳感,懈怠一会儿,开开小差,把玩个小东西——这都是很正常的。

若如上边那位家长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从她描述的情况来看,孩子平时还行,只是周末写作业拖拉,肯定不是什么多动症。

那孩子为什么周末写作业就磨蹭呢?我想大概是因为时间比较充足的原因吧。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完成作业,孩子就不太着急了,做作业磨蹭一点儿,慢一点儿也纯属正常。根据我浅薄的知识和经验,我给那会家长提出了如下建议:

1、给孩子找点事情做。比如:学学舞蹈、音乐、书法、围棋之类的,如果感觉孩子好动,最好学习一些比较静的特长,书法,绘画,围棋之类的,磨练性情。

2、把作业任务分解一下。不要先逼着孩子在一定的时间把所有的作业都写完,分解一下,每天写多少,制定一个小计划。

3、做好写作业之前的准备。在写作业之前,先让孩子喝水、吃零食、上厕所,把他的这些借口都消除掉。

4、及时鼓励表扬。如果孩子能安静地完成一定时间的作业书写或者看书,及时给予表扬或者小小的奖励。

我不知道我的方法那位家长有没有去试试,但我知道要想改正孩子这样的毛病是相当难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化了这“冰”也绝非易事,非一朝一夕之功。家长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天长日久才可能见效果。可是,许多家长可能急功近利,试上个三五天,看不到起色,就放弃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就算是孩子真的是多动症,我建议最好不要接受药物治疗。是药三分毒,世上没有无副作用的药。有条件的可以请心理医生帮助治疗,真没条件的,可以从网络上查找相关知识,根据提示或建议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最后,我还是想再重申一下:多动并不一定是多动症,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有病的家长,才是真正的“病人”!

                                                             您的朋友:张学勇

                         2018年4月1日

相关文章链接:

1、给孩子买“文具”,不要买“玩具”

2、家长是家庭作业的“第一责任人”

3、关于作业,你应该知道一点点

4、孩子不是用来比的

5、没有对过程的关注,哪有最后的惊喜

6、孩子,你是来搞笑的吗

7、请和我谈谈孩子和教育

8、张学勇:反正是没好了,你爱咋办咋办吧——给家长的第七封信

9、张学勇:请做好教育的接力 ——给家长的第八封信

10、张学勇:假期是用来干什么的——给家长的第九封信

11、张学勇:您的孩子应该上辅导班吗 ——给家长的第十封信

12、张学勇: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给家长的第十一封信

13、张学勇:一次发挥失常,天塌不下来 ——给家长的第十二封信

14、张学勇:撒谎之后,更重要——给家长的第十三封信

15、张学勇: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给家长的第十四封信

16、张学勇:老师的手,怎么能伸到您家里呢——给家长的第十五封信

17、张学勇:聪明,不是孩子的本事 ——给家长的第十六封信

18、张学勇:说说“压岁钱” ——给家长的第十七封信

19、张学勇:家有“慢羊羊”——给家长的第十八封信

20、张学勇:亲爱的家长,你要护孩子到几时——给家长的第十九封信

21、张学勇: 孩子成长需要“正能量” ——给家长的第二十封信

22、张学勇:不亲其师,怎么能信其道 ——给家长的第二十一封信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扫一扫,有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