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绿皱果病又叫绿缩果病,病原为苹果绿皱果病毒,该病毒只寄生苹果。有关该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新西兰(1946年),日本、澳大利亚、丹麦、挪威、加拿大和美国均有报道。在我国甘肃、陕西、河南、辽宁等苹果产区也有发生,目前已发现金冠、元帅(红星)、赤阳和国光等感病品种,常造成果实畸形龟裂,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同时树体生长受阻,导致苹果品质和产量下降。 田间症状 苹果绿皱果病典型症状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张尊平摄) 病原菌 病原为苹果绿皱果病毒(AGCV)。 发病规律 防治适期 目前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立足于预防。 防治措施 (1)使用无病毒苗木。实生的种子不带病毒,故由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不带病毒。因此,在苗木繁育时砧木必须是实生苗,减少中间砧使用。接穗必须是从无病毒母本树或从未发生过绿皱果病果园的大树上采集。 (2)培育无病毒母本树。严禁在病树上高接换头及保存、扩繁品种。为保证接穗不受病毒感染,须建立无病毒母本树采穗圃。无病毒母本树包括无病毒品种母本树、无病毒营养系砧木母本树、由种子繁殖未经嫁接的实生砧母本树。无病毒品种和无病毒营养系砧木的接穗,只能嫁接在种子繁殖未经嫁接的实生砧上,或高接在无病毒苹果树上,加速繁殖接穗。在嫁接过程中应注意嫁接工具的杀菌消毒。 (3)及时刨除病树。发现病树要及时刨除,不能及时刨除的要在病树周围挖封锁沟,防止可能的根接触传播。 文章来源中国果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