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胜利70年俄罗斯美术作品展作品赏析

 泊木沐 2020-08-07

前线的来信

油画家A.拉克季昂诺夫的《前线的来信》(1947),这件作品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因为这一题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战争期间,后方的人们每天都急切地期盼前方亲人们的消息,而每一封信也都为周围的邻里们所关切。人们聚在一起阅读前方的来信,为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和战士们的平安与健康默默地祝福。画面描写的是战争后期、胜利前夕常见的情景,普通的村落,平凡的人家,朴实的形象......今天,我们重读这幅作品,仍为之动情。(奚静之)

这幅名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多次展出及转载,并曾收录在中国的历史课本当中。我国许多艺术家和公众都对这件作品极为熟悉。作品描绘了战争期间,后方人民每天都急切地期盼着战斗前方亲人们的来信,每一封信也都为周围的邻里们所关切。人们聚在一起阅读前方的来信,为前线战事和战士们的平安健康默默地祝福,这是战时后方常见的情景。普通的村落,平凡的人家,真切的场景,朴实的形象…… (吴为山)

战斗后的休息

列宾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 Ю. 涅普林采夫在 1955 年创作了一幅有多人物构图的油画《战斗后的休息》。作品构思受苏联作家特瓦尔多夫斯基的战地长诗《瓦西里·焦尔金》的启发,描写苏军战士们在战斗空隙听战友(以瓦西里·焦尔金为模特儿)讲故事时的一片欢笑。长诗中的瓦西里·焦尔金以自己的多才多艺和乐观、幽默受到战友们的爱戴。长诗在人民大众中广为传播,瓦西里·焦尔金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而涅普林采夫用视觉形象再现了这个神奇的英雄人物,再现了他活跃在战友们中的场面,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气氛烘托上都有突出成就。这幅油画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原件被特列恰科夫画廊收藏。后来,苏联政府委托作者复制一幅《战斗后的休息》变体画,作为国家礼物,赠送给中国政府, 现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奚静之)

游击队员的母亲

谢·格拉西莫夫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简约朴素、反映历史重要事件为特征,卫国战争时他创作的这幅《游击队员的母亲》,描绘出游击队员的母亲在法西斯的残酷审问下昂首挺胸、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这仿佛纪念碑的造型塑造的不仅仅是一位母亲形象,更是俄罗斯民族精神。(吴为山)

法西斯飞机飞过之后

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民十分熟悉的著名艺术家 A. 普拉斯托夫,采用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揭露法西斯的野蛮暴行: 在宁静的、美丽的农村田野,静静地躺着一个正在流血的少年,富有抒情意味的自然风景和血腥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法西斯飞机飞过之后》(1942)留下的罪恶行径,令人发指。(奚静之)

解放托伦

1939年,波兰城市托伦被纳粹军队占领,要塞托伦成为了二战战俘的集中营。1945年,苏联红军从敌人手中解放了这座城市。这幅创作于1949年的作品《解放托伦》描绘的便是当时苏联解放军从城市中心穿过时,快乐的人民喜迎他们的救星的热闹场面,生动而强烈的气息跃然而出。(吴为山)

1941年11月7日,红场大阅兵

著名老画家K.尤恩别具匠心的一幅油画《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上的检阅》(1942),再现了莫斯科受到围攻、法西斯兵临城下时,红场上照常隆重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典礼,表现俄罗斯军队的英雄豪情和卫国战争必胜的信念。(奚静之)

祖国母亲在召唤

本次展览中的雕塑作品同样振奋人心,如《祖国母亲在召唤》的雕塑小稿。该作品是一座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而设立的雕像,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山上,由雕塑家叶夫根尼·武切季奇及结构工程家尼克莱·尼基金所设计,于1967年完工,是当时最高的雕像,也是目前最高的非宗教神话雕像。表现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听从祖国母亲的召唤,勇敢战斗最终打败法西斯的一往无前的精神和信念。那随风摆动的衣裙和振臂呼唤的神态,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坚毅和她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