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朋:关于张居正那枚痔疮的考证

 零壹贰012 2020-08-07

易中天按

这篇文章是《易中天中华史》责任校对刘朋写的。刘朋一直为这套书辛勤劳动,发现了我的许多笔误和错误。为了弄清楚张居正的那枚痔疮,又下了很大功夫。这里发表他的考证文章,不仅因为可以满足许多读者的求知欲,也是为了向这位校对表示衷心的感谢。

438年前,农历六月二十日,时任大明首辅张居正病故于北京。

公元2020年6月13日,普通一个阴天,徐州气温22到27摄氏度,宜散步,不适合哀悼古人。

而这一天,我收到编辑发来的《严嵩与张居正》第四章成稿。

“中华史”书稿,享有“法定”优先校对权,我遂放下其他稿件,开始秃发性格外挠头的一天。

不出意外,密集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当然,这种密集的信息,在易老师笔下呈现出来,就行云流水,优哉游哉,如同那天我窗外的云。

你欣赏着云,不必知道其中水分子的数量,也不必知道一朵云可能重达数百吨。

说回张居正之死。

这位风云人物的死因,众说纷纭。

明万历年间,王世贞《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和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异口同声,说张先生呜呼哀哉不为别的,乃因服用助性药物没遵医嘱。是否属实,限于史料不足,无法判断。

按张居正自己的说法,则可能是因为一种常见于办公人士的难言之隐:痔疮。三月间,他还因此挨了刀。所以合理推测,张先生是死于割痔手术后的感染和并发症。

万历九年张居正即曾患痔,之后或许症状减轻,消停了一小阵子,谁知它只是埋伏起来,到万历十年二月,伴随春天的脚步,它又露头了。

请不要小看它的去而复来,它这次回来,引发了一系列关键事件,包括:

首辅卧床不起

首辅请求居家云办公

首辅不等消毒技术发明出来,就开刀动了手术

首辅请求退休

首辅以身殉职。

而当那枚难言之隐制造出一系列健康困扰时,张先生的模范学生万历皇帝,则出于不明动机坚持以国事托付,拒绝老师安心养病。

因此,它去而复来的时间,于世事,于人情,都可以说比较重要。

简洁起见,易老师在正文中只说“二月复发”,关于更详细的时间,则要放进本章注释里加以说明。

因此作者和我尝试利用现有史料,尽可能考证清楚这个复发时间。

具体过程在此略过,总之最初我的考证结果有些冒进,将复发时间的下限考为“二月十四日”,随后到底认为证据不足,推翻之。

最后我们基本确信把握了即有史料,进行了推算,并请编辑判断了推算过程有无纰漏。

以下是推算过程的最终简化版:

(1)首先,张居正痔疾复发于万历十年二月,这在其给徐阶的信里曾述及(见《答上师相徐存斋》)。其后病情未见好转,三月初九(丁卯),张居正给万历皇帝上《给假治疾疏》,请求居家开展云办公,获准。

  《明神宗实录》卷122

 《明史纪事本末》卷61    

(2)按《万历起居注》,万历十年六月初九张居正上奏乞休,述及“患病以来……已及三月”,上推三个月,恰是其上《给假治疾疏》的日期三月初九。

〇《万历起居注》

结合(1)和(2),张居正痔疾复发不会早于二月初九。如在二月初九以前,则是4个月之前即已患病,不是“已及三月”,而是“已及四月”了,与(2)所述矛盾。

(3)据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及《明史·张居正传》,万历十年张居正因痔疾复发,“四阅月不愈”,按其病故之日(六月二十日)往前推4个月,是二月二十日,则痔疾复发应在二月二十日之前。                            

综上,张居正痔疾复发的日期大概是:万历十年二月初九之后,二月二十日之前。

〇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

〇 《明史·张居正传》

这就是你会在《严嵩与张居正》书后第四章第29个注释后半部分中读到的补充说明。

因此,这一番考证的结果,只是根据相对可靠的史料,确定了一个时间段,而非精确的时间点。

就这?值得吗?对于读者很要紧吗?

也许多数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

但对于作者和校对员,这就是必须处理的日常工作。

那么,你可能知道一朵漫舒漫卷、颇具审美价值的云,其实颇有点分量,但你依然可以并且应该尽兴去欣赏那朵云。

正如你大致了解了一名“中华史”校对员的日常,也依然可以并且应该尽兴阅读《严嵩与张居正》。

新书预售

专享签章版

当当购书69折

今日购书还包邮

点击下方图片抢先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