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黛玉和晴雯,为什么不得不死?

 情愫秋生 2020-08-07

作者林语堂


晴雯歌陈力 - 红楼梦 电视连续剧歌曲集原声带


晴雯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就是因为她的一堆乱发及衣冠不整,衣纽不扣。


晴雯坏处,在其野嘴烂舌,好处在其烂漫天真。

文章有典雅的,有闲适的。女人打扮有浓妆的,有淡抹的。做人有规矩的,有天真的。处世有认真的,有飘逸的。


谁也知道,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而袭人是宝钗的影子。读《红楼梦》的人,或偏于黛玉,或偏于宝钗。偏于黛玉的人,也必喜欢晴雯,而恶宝钗,兼恶袭人。

女子读者当中,做贤妻良母好媳妇的人,却常同情于宝钗,而深恶晴雯,完全与王夫人同意。这里头就有人生处世的真理存焉。

大抵而论,阮籍、嵇康之辈,必喜欢黛玉,喜欢晴雯;叔孙通二程之流,必喜欢宝钗,而兼喜欢袭人。


袭人后来嫁蒋玉函,许多男人读者唾骂,那是另一件事,是理学妖孽之所为,因为与理学之贞节观念冲突。大概袭人若终身不嫁,或学鸳鸯上吊自尽,必博得那些儒者的恭维。

这是话外不提。我认为袭人之行为人品,比大观园任何男子还强。

宝钗与黛玉是相对的典型。飘逸与世故,闲适与谨饬,自在与拘束,守礼与放逸,本是生活的两方面,也就是儒、道二教要点不同所在。


人生也本应有此二者的调剂,不然,三千年叩头鞠躬,这民族就完了。

讲究礼法,待人接物,宝钗得之,袭人也得之。任性孤行,归真返朴,黛玉得之,晴雯也得之。

反对礼法,反对文化,反对拘束,赞成存真,失德然后仁,失仁然后义——这些话,不能说全无道理。


但是人生在世,一味任性天真,无所顾忌,也是不行的。此黛玉及晴雯之所以不得不死,得多少读者挥同情之泪。

若晴雯撕扇,晴雯补裘,我们犹念念不忘。所以读者爱晴雯的多。但是做人道理,也不能以孤芳自赏为满足。我想思想本老庄,行为崇孔孟,差为得之。

梭罗有一句沉痛的话:“我们在过成年人的生活,想要说出童年时的梦境,但是未找到怎样说法以前,这梦境已经幻灭了。”这也是《归去来辞》,勿以身为形役,何以存真,何以养生,何以保身的根本处世问题。


所谓黛玉与宝钗的相对典型,通常以为真伪之别。在好晴雯好黛玉的人,爱晴雯、黛玉之“真”,而恶宝钗、袭人之“伪”。

自首至尾,宝钗所说,无一句不是“得体”的话(宝钗的头发,也必是光滑夺目的),黛玉无一句不任性率真,晴雯无一句不撒娇撒痴。难怪贾母及王夫人都喜欢宝钗、袭人,而逼死黛玉与晴雯。

晴雯撕扇,晴雯补裘,何以可爱?爱其天真。因其天真,故不得不死。


这所谓“真”、“伪”的辨,最明显的例,是宝玉被父亲重打一段,事后宝钗来看宝玉,实实在在正言规劝宝玉一番,所说头头是道,真是大家女子的风度,你也不能说她是“伪”;但是终不如黛玉来看他,静悄悄坐在旁边饮泣,一句话不说,只哭得眼红。

所以黛玉成为宝玉的知己,可宝姐姐永远未能。

人性是复杂的,真中有伪,伪中有真,不是那么简单。曹雪芹懂得这人性之复杂。像袭人写来,也有好处,也有伪处。


在这真伪糅杂之中,黛玉之尖利敏感,宝钗之浑厚宽柔,宝玉之聪明颖悟及好说呆话,都能写出各人活现逼真复杂的个性来。

所以曹雪芹可以称为世界第一流大小说家。这性格的完整性,在文学创作中最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