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依随害人又害己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我老家那地方,称“惯”叫“依随”,称“溺爱”叫“太依随”。譬如我惯孩子、溺爱孩子,老人们不乐意,会说我别依随孩子、别太依随孩子。

       惯、溺爱这词儿,一般该用在对孩子身上,至于依随、太依随,除了可用在对孩子,更多应用在对他人,譬如对无来由的缠、闹、集、非访人等。

       对孩子的依随、太依随,也就是惯、溺爱,导致的后果一般是难管,比别人多费几车柴火。对无来由滚刀肉的依随、太依随,后果则要严重得多!

      依随、太依随是种什么状态?明知其错,明知纠正这错的办法、路径,明知这错持续恶化将导致严重后果,却不管,不愿管,不敢管,听之任之。

       依随、太依随会是什么后果?大凡无来由,开始都会试探,理亏而不得纠正,胆愈大,行愈猛,渐至不可理喻。该管能管而至无可救药,岂不害人又害己?

       时下最大的依随、太依随,就是对缠、闹、集、非访的无性处置。无性,就是没态度。无性处置,就是一味堵控。全然失了机制、司法的公正性。

       群众有诉求,应该积极接访,听人家咋说,能办抓紧办,难办说清楚,办错改过来,这有什么难?为什么要登记?为什么要通报?为什么要排名?

       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登记、排名、通报,看似一环扣一环,其实是对上访群众的搪塞,是对司法机制的亵渎,也是对缠、闹、集、非访人的依随!

       对缠、闹、集、非访人的依随、太依随,始则纵容姑息,继则乱象遍地,终将不可收场。到重拳惩治,泥沙俱下,你知谁会承受难以承受之重?

       对孩子,尤其对女孩子,你愿意依随、太依随,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但对有碍机制运行、司法公正的缠、闹、集、非访,咱还是都严肃认真些吧。

    2017-07-26 22:57:51  于镂月裁云轩

精品文章

想哪儿说哪儿---书画买卖的“诀窍”

想哪儿说哪儿---哪些作品该捂着

想哪儿说哪儿---尽量让自己的心闲散柔软

想哪儿说哪儿---多备点饺子汤

想哪儿说哪儿---书画家需要“超级粉丝”

想哪儿说哪儿---我的“声色犬马”

想哪儿说哪儿---水平全在细节

想哪儿说哪儿---哈哈,人都这样?

想哪儿说哪儿---喜欢那种“远离尘嚣的空旷 

想哪儿说哪儿---找准进步的路径

想哪儿说哪儿---用道教精神提升艺术层次

想哪儿说哪儿---几句“简笔和穷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