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很多抱怨因不知足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常听“过来人”说,那时候吃粗粮喝稀粥一年一顿肉,日子虽说紧巴些,但吃得香,心情好,过得健康,可惜一去不复返了。云云。

       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属于“过来人”,那种令人回味的“健康日子”几乎都经历过,有同感,更多是诧异。那点温情和健康,真就那么好?

       昨天朋友请野炊,细雨蒙蒙中体验野外生活,还真有几丝对往昔的回忆,很有画面感。说实话我有些动情。但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东海小我两岁,阅历却丰厚,十七八闯荡江湖,比我早了六七年。一起陶醉在野炊的欢笑里,是否也有抚今追昔甚至今不如昔的感慨?

       今中午看到一则微信视频,是“抨击”离退休职工工资与农民待遇差距的。我不想争论,但不能认同。这言论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符,咋好意思说。

       当下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不够富足,不是不够强大,而是人心浮躁、胡乱攀比,容不得别人过好于自己的日子。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有竞争。竞争的必然结果就是贫富逐渐拉开距离。而人们最不能接受最不能容忍的恰恰是贫富不均。问题是,均就对吗?

       承认市场,接受竞争,贫富出现差距是必然的,否则反倒不正常。生活在市场环境下,却不接受难忍受因竞争而出现的贫富差,这很难让人理解。

      社会上出现的贫富差距,更多是竞争的结果,这一点没有疑问。不公平竞争在任何国度都无法根除,人与人、地域与地域、国家与国家之间都会有不公平存在。

        因攀比、因不满足而出现的各种怨气、戾气、焦躁气,说实话是对意识形态的一种报应,是曾经的劫富济贫、消灭差别、绝对平均主义思维埋下的种子。

       既然不能消灭竞争,那就只能接受差距。因竞争造成的贫富差距,实在是天理、天道,怪不得别人。所以很多怪论、乱想、牢骚都是缺乏理性。

       对过往的追忆、怀念,甚至赞美,不少人还有“潜台词”,即所谓“不公”。这“潜台词”的依据,骨子里还是“平均主义”,危害何其大也!

  2017-04-17 22:26:06 于镂月裁云轩

精品文章

想哪儿说哪儿---喜欢“老瓜”的理由

想哪儿说哪儿---画好看又好玩的画

想哪儿说哪儿---什么是“正道儿”

想哪儿说哪儿---定好位再说话

想哪儿说哪儿---“急用能变现”就是好藏品

想哪儿说哪儿---说“佛”

想哪儿说哪儿---还是喜欢美人儿

想哪儿说哪儿---常怀感恩的心

想哪儿说哪儿---叹服梁中书抓落实

想哪儿说哪儿---喜欢得七荤八素了

想哪儿说哪儿---好东西得有福消受

想哪儿说哪儿---不时进点新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