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老人传递的一份情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悄悄告诉说,家里藏有几十块银元,是姥爷年轻时替地主收租挣来的。据说那时还有日本鬼子,半夜会有枪声。偶有一两个鬼子进村,敲门问“有人吗”?屋里应声“没人”!就走了,去敲下一家门。

       长大了,成家了,几乎把这银元的事儿忘掉了。突然有一天,妈妈拿出一个纸包,里三层外三层打开,那传奇般长了绿苔的银元豁然亮在手里了。妈说,这是姥爷辛苦半辈子攒下的,岁数大了,平均分给妈、舅和姨们,说是纪念,也是将来过日子的贴补。

       看这些银元时,我想到《红灯记》里那盏红灯了,传家宝的感觉,沉甸甸的。这些银元一直被妈珍藏着,说到时候分给我们四兄弟。1996年前后,书画市场开始火,我业余挣了钱,就到百货大楼对过邮局买银元,前后买了几十个,也捂着,想传给女儿。

       这存和传银元的心思,看似好玩儿,其实是老人沉甸甸一颗心。姥爷在鬼子枪声里攒银元,装坛子,埋地下,会是因为好玩儿?那是乱世,老人家一准在考虑怎么帮孩子们一把,让他们不至于太艰难。妈一捂几十年,有对姥爷的纪念,也有想留给孩子们的思念。

       我是个心肠非常软的人,自从知道妈妈手里银元的故事,就存了照此办理的心。日子逐渐抬头以来,我迷过买银元、买银手镯、买金首饰,买邮票、买金银币、买字画,心里想的也是留给孩子,等她长大了,成家了,可以把玩,可以换现,日子过得轻松些。

       女儿读大学、读研的七年,我一直信奉“富养女儿”的话,生活费多给,再加些贴补,不愿让她为钱难过。那年女儿考上研究生,我特意把每月生活费提了,隔三差五再汇款给她,让她攒些,在学校宽裕,将来成家也花得着。

       前几天和海滨谈一个项目,闲话说到子女。他满眼温柔夸儿子,说孩子懂事了,本是去美国看他,回国时怕爸妈语言不通,特意跟回国,送到家。于是给孩子要美国卡号,一次打给足够一年的开销,还交代花不了存着,以后过日子用!

       姥爷留给孩子们的银元,海滨打给孩子的开销,我不时买回家的杂七杂八,都有为孩子的打算,因为我们从难走过来,不愿孩子再经历那难。在女儿读研、还没恋爱的时候,书画火爆,只要进来钱,我就给她汇点,说是“攒点私房钱”,以后用得着。

       突然想到以上的话,把自己都感动得两眼发潮。中国人的观念就这样,省吃俭用攒钱,一切围着孩子转,好象来这世界一遭全是为孩子活的。

       夜深了,麟儿睡了吧?想起他就觉得亲,日子过得也越发有劲儿!

   2017-09-12 25:54:57  于镂月裁云轩

精品文章

想哪儿说哪儿---说给“老瓜”

想哪儿说哪儿---勾出我的馋虫了

想哪儿说哪儿---国门将有大动作

想哪儿说哪儿---孩子们打扮我

想哪儿说哪儿---这件真好!

想哪儿说哪儿---手脚儿再精致些!

想哪儿说哪儿---别斤斤计较

想哪儿说哪儿---又梦见去游泳

想哪儿说哪儿---打板子得找准屁股

想哪儿说哪儿---得过权且过

想哪儿说哪儿---荷式拍卖可以推广

想哪儿说哪儿---汉瓦当有石开元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