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怎样挑选作品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很多年前,好友于明诠正大把收获全国金奖,书画市场在刘正成推动下也正如火如荼火爆着。有一天我对明诠说,能不能写一批“规矩”“好看”的作品?毕竟真懂字懂画的人并不多。他一口否决,说:那样写就不是“我”了。

       这几天玩刘文海小品,和“龙吟斋”李东海兄弟逐件品赏,发现一个问题:百多件作品,大致可分作两类,一类是味道纯正的“刘文海”,一类是署了“刘文海”名款但“熟俗”化了的刘文海。这让我又想到当年和明诠那段对话了。

      于明诠断然拒绝写“规矩”“好看”,刘文海百多件作品呈两种面目,前者是我咂摸很多年咂摸出的选择作品的诀窍;后者是我根据咂摸出的“诀窍”看出的门道。有朋友把玩字画看简单了,以为有钱、敢花,就能玩儿转字画,错误。

       还说刘文海的字。从几十件中选,我先选了20件,不料被“四两”等兄弟抢走了。晚上散步又到“龙吟斋”,新件刚好到了,又重选了20件。先后两个20件,我有两个选择标准:首选“刘文海”,做藏品;再选“好看”,留着送人。

     首选“刘文海”,这是玩字画务必坚持的观念。就像当年明诠拒绝“好看”,书画家有多成功关键看他有多大“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再选“好看”,世俗喜欢“好看”,不买些“好看”咋运转?但真正的艺术家、收藏家绝不追求“好看”!

  2016-09-24 09:22:23 于镂月裁云轩

精品文章

想哪儿说哪儿---世事浮云何足问

想哪儿说哪儿---我看第二季“中国新歌声”

想哪儿说哪儿---该是撒网的时候了

想哪儿说哪儿---最终朋友有几人?

想哪儿说哪儿---“捂”是基本素质

想哪儿说哪儿---“捂”的矛盾

想哪儿说哪儿---“真朋友”很难得

想哪儿说哪儿---老瓜不火都不行

想哪儿说哪儿---方向选择是个大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