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之 —— 立秋

 邈思遐想 2020-08-07


“大暑後十五日,斗指坤,為立秋。秋者,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秋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立秋三候


◎ 初候凉风至

立秋过后,刮风时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 二候白露降

露是空气中水汽遇冷液化凝结于地面物体上的现象,立秋后渐渐昼热夜凉,就有露水出现。



◎ 三候寒蝉鸣

立秋以后的秋蝉只能叫出“滋、滋、滋”的很单调的短音,人们称之为“寒蝉”。



【立秋综述】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但一时暑气难消。



且按中国农历,立秋第一个“庚”日(8月8日立秋,8月13日为庚子日)为“三伏”之“末伏”。说明此时节仍属尾梢之“伏天”。此时热已逐渐由“湿热”向“燥热”转变,所以被称为“秋老虎”。立秋又称交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意思是自然界的万物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已趋成熟,处于一种丰硕、从容待收的时节。此时天高风急, 地气清肃。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当以“阴平阳秘”为准则,重点护肺。如调养不当,其病变易发生在肺经,而表现于肩背。同时许多旧疾常在秋季复发成“多事之秋”,因此须从立秋起多加注意饮食起居的阴阳调摄, 以平为期。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



《孝經緯》曰:律夷則,夷者,傷也;則者,法也,言金氣始肅,萬物於此凋傷,猶被刑戮之法也。”《晉樂志》:“七月為申,申者,身也,言萬物身體皆成就也。時為龍火西頹。”《提要》曰:“七月為蘭月。”又曰:“首秋、上秋、蘭秋,肇秋。

【秋季饮食】

【宜】增食酸味多喝汤,早卧早起

【忌】食辛辣,贪凉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秋季润肺食单】

秋季饮食除了以酸、润为主外,还须注意的是,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此时不宜过多进补,以免“饮食自信,肠胃及伤”。


蜂蜜萝卜汁:白萝卜400克,洗净去皮切碎,用洁净纱布包好榨出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调匀吞服,一日三次,连服3~5天。本方对便秘者疗效更佳。

杏仁炖雪梨: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个洗净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连服3~5天。


川贝炖雪梨:取雪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克,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5日。

贝母冰糖汁:川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内,加水150毫升,隔水炖煮20分钟即可,早晚各一次,连服3~5次。

陈醋冰糖汁:冰糖100克捣碎置入容器中,再倒入陈醋450毫升,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即可服用,可在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5毫升,可长期服用,止咳化痰效果最佳。



秋季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秋季日常,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秋季运动】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适合秋日。



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秋季攝生消息論

      秋三月,主肅殺。肺氣旺,味屬辛。金能克木,木屬肝,肝主酸。當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肺盛則用呬以泄之。立秋以後,稍宜和平將攝。但凡春秋之際,故疾發動之時,切須安養,量其自性將養。

      秋間不宜吐并發汗,令人消爍,以致臟腑不安,惟宜針灸,下利,進湯散以助陽氣。又若患積勞、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乾飯炙爆并自死牛肉、生鱠、雞、豬、濁酒、陳臭鹹醋、粘滑難消之物,及生菜、瓜果、鮓醬之類。若風氣冷病、痃癖之人,亦不宜食。

      夏月所食冷物,或膀胱有宿水冷膿,悉為此藥祛逐,不能為患。此湯名承氣,雖老人亦可服之,不損元氣,況秋痢又當其時。此藥又理腳氣諸氣,悉可取效。

      又當清晨睡醒,閉目叩齒二十一下,咽津,以兩手搓熱熨眼數多,於秋三月行此,極能明目。

      又曰:秋季謂之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氣,使肺氣清。

      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并穿寒濕內衣。《千金方》曰:“三秋服黃蓍等丸一二劑,則百病不生。”




  

     《金匱要略》曰:“三秋不可食肺。”

  《四時纂要》曰:“立秋後,宜服張仲景八味地黃丸,治男女虛弱百疾,醫所不療者。久服身輕不老。

  熟地黃八兩 薯蕷四兩 茯苓二兩 牡丹皮二兩 澤瀉二兩 附子童便制炮,一兩 肉桂一兩 山茱萸四兩,湯泡五遍

  上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二十丸,或鹽湯下。稍覺過熱,用涼劑一二帖以溫之。”

  《雲笈七簽》曰:“秋宜凍足凍腦,臥以頭向西,有所利益。”

  《養生論》曰:“秋初夏末,熱氣酷甚,不可脫衣裸體,貪取風涼。五臟俞穴皆會於背,或令人扇風,夜露手足,此中風之源也。若覺有疾,便宜服八味地黃丸,大能補理臟腑,禦邪。仍忌三白,恐衝藥性。”

  “秋三月臥時,頭要向西,作事利益。”

  《本草》曰:“入秋小腹多冷者,用古時磚煮汁熱服之。又用熱磚熨肚三五度,瘥。”

  《書》曰:“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食,禁早服寒衣。”

  “秋三月,六氣十八候,皆正收斂之令,人當收斂身心,勿為發揚馳逞。”

  《書》曰:“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又曰:“立秋日勿宜沐浴,令人皮膚粗糙,因生白屑。”

  又曰:“八月望後少寒,即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養生書》曰:“秋穀初成,不宜與老人食之,多發宿疾。”




本文转自:少林药局

编辑:近蘭茶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