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影子”真好文章!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影子”朋友有篇文章,叫《老瓜:聒噪还是沉沦,是个问题》。我读了,觉得好。抄录如下:

   其实,老早就有写老瓜的念头了,后来迟迟没有写成,大概是还缺一点机缘。今天是2015年元旦,今年就从写老瓜开始吧。

   1、思想有些锋刃

   2012年初,我的博客在新浪安了家。不久之后,我就发现了老瓜,这样算来,溜达老瓜的画作园子——“种瓜园主人吴松光的博客”已是第四个年头了。在此期间,曾有两三次动了写老瓜的心。前年冬天是这样行文的:看老瓜的画快两年了,见其笔墨中渐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不时还能看到其灵感的火光照亮夜空,就对老瓜充满了想象,期待经历肉体磨难和心灵挣扎的他能在孤独煎熬中凤凰浴火,脱去凡俗而后重生……

   后来,事情有了变化,他被山东等地的画廊看上了。他得到了钞票的蜜月,自然也少不了钞票的驱役。塞翁失马的故事从小就告诉我们,世间的事情,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关键是面对的人如何看待,对待……

   我们看中国和西方绘画的历史,又一个冬天将尽时,我们看到艺术家思想认识的高度基本决定着其作品的高度,往往也决定着他在画史中的位置。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中国画时下正面临着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巨大冲击和聒噪,对于身处其中的艺术家来说,当前应如何屏蔽嘈杂,安住自己的心神,用最大的功力打进传统,继承纯正的笔墨,这只是需要努力一个方面,大概创新思想观念,提升认识水平,遵从自己的内心,用最大的勇气从“师古人”中打出来,创造揭示这个时代的艺术品,在今天显得更为紧要。

   接下来,就想着力渲染老瓜画中已有些萌芽的艺术层面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终极追问和坚守间或探索的情绪,这大概是中国画很少顾及的新领域,诸如此类的移植或者说是创造应该是中国画成长的一个方向;然而,老瓜究竟要把自己的瓜种到哪儿去,我一直也没有弄明白,只好作罢了。

   好在我们还是从老瓜的作品中看到他是有些尖锐想法的。2014年的春天,老瓜用美人在纸上宣泄着自己困惑的情欲,他活色生香的美人图中有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逐和把玩,有他对于龌龊现实的曝光和逃离。(他这样的表达似乎有些暧昧形状,有些游戏成分。)老瓜既然有性和性时代的迷惘,当然就想探寻和触摸欲望的边缘。这本身是非常危险的。欲望的尽头是无尽黑色的死亡。我们从远方来,又到远方去,生命的过程其实和天真的艺术一样,最终都是为了完成对欲望和物质世界的摆脱和超越。

   2、语言不落窠臼

   当然,要完成一件有灵魂、有肉体的艺术作品,仅有强烈的想法也不够,还需要有成熟的艺术语言做明白无误的叙述。就眼下的中国画来说,主要就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发挥传统笔法、墨法的优长,最大程度地集中所有画面效果,表达自己心灵的问题。

   老瓜的笔墨手段总体来说不是很多,操练得却很老道,已然能够自如承载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们来看他水墨恍惚的标志性湿笔线条。由于他画此类线条时毛笔上用水(不局限于水)很足,用墨(宿墨、新墨都有)不多,水的张力使宣纸上线条边缘的墨色较深,且再向两边渗化,一方面呈现出新墨水墨交融的滋润,另一方面又发挥了宿墨水墨分离的效果,将用墨的湿润浓淡涨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墨色在黑、白、灰的变化对比中,产生了极为丰富的层次感、色彩感,显示出墨华流淌的云烟气。这就给他的画作带来了一种丰润清雅、朦胧深远的全新感觉。确有些八大山人浓郁处亦有层次,皴擦处亦能淋漓的笔墨意味。

   秦祖永在《桐阴画诀》中有文写道:“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淹渍,便不能著力矣……”时人竟以湿笔为俗工而弃之,争用干笔。干湿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如同天地、日月、生死、祸福、男女等一样,缺一不可。这里,我就不再浪费笔墨旁征博引证明什么了。实际是湿笔难工亦难攻,干笔易就且易好。干笔画法的后期处理和修改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可控性;而湿笔在行笔写意的过程中多须一气呵成,对笔的控制力(包括下笔的时间和蘸墨的多少)要求极高。应该说,老瓜是善用湿笔者。然而百尺竿头须进步,但愿他于濡墨运笔上干湿互用,疾涩并重,到达“水晕墨章”的神性境界。(李可染晚年坚信中国画要想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只能通过展现东方神韵的灵玄墨法来实现。然墨法的使用并不是孤立的,它不能离开笔法而存在。因此,对于中国画而言,笔墨都很要紧。)

   这篇小文前几次动笔都没能使自己彻底沉下心来,不是惦记着繁华的秋天收获世俗的味道、虚妄的声音、功利的颜色---,就是挂念着寂寞的春风吹开了山里野桃花的放肆、任性(大概是去年春天里发生,并孕育了整个夏天的一个真实故事引发的网络热词。这儿,咱也凑一回热闹,试用一下,妄图增加一点拙文的时尚感。嗨,这可真是个集体无意识的任性时代)---,最后写不下去,只有放弃。我想对于老瓜来说,聒噪还是沉沦,也是个问题。

  (吴松光:号老瓜,福建诏安人,现居厦门。)

  影子文,让我对老瓜兄弟多了专业层面的解读,谢谢了!

 2015-03-01 09:42:38 于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好玩儿就行!

想哪儿说哪儿---愉悦着挥洒美好

想哪儿说哪儿---好事得办好

想哪儿说哪儿---刘二刚又一种“不俗”

想哪儿说哪儿---还说画的简与繁

想哪儿说哪儿---朝着自己的目标

想哪儿说哪儿---借趣人说趣事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马教授的店,专营名家金石书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