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我的“小众菜园”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第一次听“小众菜园”,感觉特清新,特提神。

      这是一位著名作家给自己的网站起的名字。之所以叫“小众”,是因为,要进这“菜园”,得有一定品位,一定地位,否则不许“注册”。因这“关口”卡得紧,所以进得这”菜园“的,很少,称“大众”,就不合适,于是叫“小众”。我曾搜出这“菜园”,把自己的“头衔”输进去,希望进去浏览,等了三天,人家没搭理!

      在等待回音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一家餐馆儿,也是“小”字开头,叫“小不点儿餐馆”。到这家餐馆吃饭,二十年来就一次,能记住它,也是因为这店名起得别致、文气,过目难忘。这店是我同学娄德利开的,当时,我刚到市政府当秘书,只可写字,没有安排吃饭的权力。娄同学当老师,一看老同学到市政府混事了,就把我视同市长,以为有我一句话,满市政府的人,闲着没事,就都得到“小不点儿”花钱。那晚菜很丰盛,尤其那道“西湖虾仁”,做得好,味道鲜美。

      今天上网,又想到“小不点儿”的叫法,不知怎么,就与自己的网店联系在一起了。我的网店原来叫“竹韵斋”,2005年开的。买卖金石书画在其次,主要还是一个休闲的去处,或者叫窗口。那时网上书画交易火爆,家中又有些许存货,拿上网来,边玩边卖,很有意思。再加买卖之间,既可挣钱,又可娱情,还可排解郁闷,何乐不为?逢礼拜节假,或茶前饭后,偶发雅兴,写点杂文随笔,说世上不平,养浩然之气,赏书画精品,信笔由缰,天上地下,真快意之事也。

      2010年4月10号,“竹韵斋”因故停办。改名之前,我对原有版面做了较大改动。《想哪儿说哪儿》专辟一栏,设置密码,专供自己及好友出没。原来空间,改为“我的小众菜园”,以艺术家名字为标题,一人一帖,独立成章。之所以叫“小众”,三层意思。其一,夺人眼球。让更多的朋友驻足,浏览,当然最好花钱;其二,专展小品。精选艺术家代表之作,最小盈尺,最大开三,不求作品大,但求作品精,让各位收藏家体验“盈尺之间,气象万千”的魅力;其三,营造特色。收藏的高境界,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十万莲花堂”刚刚面世,当然希望在“竹韵斋”原有基础上,立新标,开新境,出新彩,创新业。“小众菜园”的设立,大概就是这么想的。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2010-4-24 22:07 于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己亥春节多收“福”

想哪儿说哪儿---福是修来的

想哪儿说哪儿---年三十必须要说的话

想哪儿说哪儿---美酒佳肴迎新春

想哪儿说哪儿---多留些值得回忆的东西

想哪儿说哪儿---收拾一下该干活了

想哪儿说哪儿---努力与藏品对话

想哪儿说哪儿---印象刘文海

想哪儿说哪儿---佛见花开

想哪儿说哪儿---静心享受慢节奏

想哪儿说哪儿---多馋馋自己的眼珠子

想哪儿说哪儿---增加藏品的丰富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