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喜欢书画,慢慢开始收藏。 大约五年之后,一次偶然机会上网,知道这纸纸片片,原来还能换钱! 于是更加喜欢书画,更加喜欢收藏,网上专卖店也是红红火火。不敢说发家致富,养老养小养自己,偶尔响应号召慈善一小下下儿,足够了。 有时自个儿琢磨,从祖上到现在,家里从来没有过商贾经历,甚至对这行当颇多微词。我这摆弄字画顺便赚钱,算不算改了家门儿? “家门儿”的事儿,说来骄傲。查正史或野史,我这“家门儿”,大都为官,甚至“有明一代”,都是俺的“家门儿”。不过没查过,也懒得查。我就是我,我过我的日子,有查的必要? 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亮剑》,有一个细节,说老鬼子“吉野”联队,误打误撞,端了八路军的后方军工厂!看这段时,我心沉重,看着老鬼子“吉野”高举指挥刀,圆瞪双眼嘶吼:杀给给!有时又嫣然一笑:我进入收藏圈,和老鬼子吉野,有啥两样? 好像一家人数学都一般,到市场买菜,算账都得偷偷掰指头。有一年,一家人聚会,说到智商,孩子们都笑翻天了。因为她们理科都特棒,所学专业,都是和理科紧密相连的那种,譬如金融、艺术,等等,改了“家门儿”? 我对“商业”的零星记忆,想了许久,竟就归结到爷爷。爷爷去世很久了,想爷爷,几乎都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的记忆。爷爷到集市上买菜,会走几个摊点,把人家摆在门面上的最好卖点,都一网打尽,然后才笑呵呵说:慢慢卖,别急! 爸爸妈妈是教师,爷爷的“小聪明”,他们都当笑话说给孩子。这话,我听过无数次,直到爷爷作古。爷爷走了,哪怕他最不被人待见的习性,我都觉得值得纪念!这哪是“狡黠”,这就是“智慧”啊! 爷爷在世的时候,不止几千次告诉我:别做商人,商人的心都是空的!咱家“家门儿”正,真要做了商人,对不住先人。那时小,连“先人”什么意思都不懂,对爷爷的深意,怎么能理解到位? 我按爷爷要求,不经商,做了官。百无聊赖当口儿,我喜欢上金石书画,而且一帆风顺,自己过得熨帖,家人也过得美满。有时我独处,会默默问爷爷:爷爷,我不贪不沾,但我喜欢书画。我买来的书画作品,人家非要以十倍几十倍价格买走,咱不卖? 爷爷有几次告诉我:孩子,咱家本分,能不沾就不沾吧,钱多少是个够?我觉得,爷爷是最实在的人!明明知道获利匪浅,还一再嘱咐我淡看,这理念,了不得啊! 可我禁不住金钱诱惑,也实在不忍悖逆市场规律,就“滑下去”了,而且一发不可收!自己劝自己,别不安,咱没“吃卡拿要”,靠自己养活家人有错?所以还做,而且越做越火! 家庭的观念,好人不经商,经商没好人。看来我要颠覆这观念了。 我是“实在人”,我在“经商”?假如我的所为,也算经商,那就说明: 实在人一样做生意! 2013-10-09 12:39:58 于镂月裁云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