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读书是一种纯净的享受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整理最近读过的书,归拢一下,该收起的收起,该摆上的摆上,要开始下一个读书周期了。

     到《柏杨家书---给亲爱的佳佳》。先是加盖一方读书印,曰《人生艳丽》,属“伪石开”,鲁风兄仿刻的作品,但精彩。然后又翻看一遍题目,眼睛涩涩的,想哭的感觉。

     读书而能让我流泪,记忆中最清晰的,三本:张扬的《第二次握手》,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再就是柏杨的《柏杨家书》。三本书共同的特点是,抓住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是性灵的展示,掏心掏肺。

     不同的是,前两本是文学作品,是小说。而《柏杨家书》,则是书信,是狱中的爸爸,与刚刚5岁的女儿,十几年饱含血泪的感情交流。记得冰心老人评霍达,说她“极善讲故事”。小说就是讲故事,没有精彩的故事,就不是好的小说。但《柏杨家书》是实事琐事,所以就更加感人。 读家书,而能让我“揪心”,《柏杨家书》是第一例。此前读过《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甚至《蒋介石家书》,林林总总不下十几种。抛开信仰,抛开教化,抛开影响,抛开深度,单从感情角度讲,《柏杨家书》是最好的!

     柏杨是那么挂念幼小的女儿。在斗室之中,他趴在地板上,一丝不苟给女儿写信,从衣食住行,到读书识字,再到邻里交往,他都反复交代。他告诉女儿,数理化和英语得毫不放松抓,因为这是基础;他告诫女儿,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相信爸爸妈妈,都要告诉爸爸妈妈,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就是爸爸妈妈。当孩子信件耽误或没有及时写信,他的焦急不安牵肠挂肚,字里行间会渗出血来。

     佳佳是柏杨最小的孩子,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亲情慰藉。5岁左右,先是爸爸入狱,后是父母离异,在新的家庭中,从少不更事,到艰难长大,佳佳心中的波澜该会多大?读《柏杨家书》,我更为佳佳感动。一个幼小女孩儿,十几年坚持给爸爸写信,给爸爸汇款寄物,帮爸爸办理琐事,还得上学读书,还得努力长大,那份坚持,真是令人心痛。当爸爸不解了,当爸爸误解了,当爸爸训斥了,那么小的女孩儿,得反复写信哄爸爸高兴,得让爸爸知道女儿爱他,那份至孝,真真撕人心肺!

     春节读柏杨,我建议女儿也读,没有成功。女儿功课忙,又要考研,很累,这我懂,也体谅。我要说的是,读书在大学,似乎缺乏引导;读书在社会,几乎就是荒原。领导最近在中央党校讲话,提出了读书的要求。读什么?长政治智慧长经济才能的书之外,倒是应该提倡大家读一些净化心灵的书。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再要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我以为是“心灵”。 得设法把大家浮躁的功利的贪狠的心变得柔软慈悲,这应该就是“和谐社会”最深层次的内容。怎么设法?设什么法?体制机制法律纪律之外,还得提倡读书。读书可以纯化净化心灵,读书是一种纯净的享受。

 2013-3-5 00:20 于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这小精灵难得一见了

想哪儿说哪儿---《时见美人》是幅好画

想哪儿说哪儿---读出画的意味

想哪儿说哪儿---想爷爷奶奶了

想哪儿说哪儿---朝“读不懂”下功夫

想哪儿说哪儿---凡事别太认真

想哪儿说哪儿---武大郎造像

想哪儿说哪儿---欢迎小宝宝来家!

想哪儿说哪儿---甜蜜又纠结的三天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马教授的店,专营名家金石书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