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别惹李敖!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真想不到,小岛台湾也能出李敖这样的大人物。

      就在人们热读“诸画”、钟情官场文学的时候,台湾李敖进入了我的阅读圈。

     有人评价,说李敖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不亚鲁迅,有的地方甚至超过鲁迅。要知道,鲁迅何等了得,那是老人家钦点的“伟大旗手”,文艺界、文化界、思想界诸君,能入老人家法眼已大不易,再冠之以“旗手”且“伟大”,鲁迅之外,谁敢有此侈望?

     读李敖,颇有读鲁迅的感觉,在漫不经心中见真趣,在些微小事中得至理,那机锋,那睿智,让你笑中有泪、苦中有甜,让你不忍释卷、“流连忘返”。

     评李敖,你千万要小心,是褒是贬都得细加推敲,如果是灵光一现,最好躺在被窝里再嚼几个来回,可别出现歧义。稍不留意,惹动李敖,拉开架子同你“理论”、和你“商榷”,连珠炮般的强大反击,保准让你找不着北。

     赶紧补一句,说李敖难惹,绝不是说这老先生好歹不分,水火不容,见谁灭谁。难惹,是因为你没读透他的文章,没理解他的意思,说了他不能首肯的话。

     李敖之所以“难惹”,我想最保险最不易“惹”他老人家生气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李敖具有极其强烈的独立人格,在高压和强权面前不低头,金身难破。尽管两次入狱,监禁十年,仍能我行我素,头颅高昂,任你是蒋介石、蒋经国抑或其他,只要真理在我,就休想封住他的嘴巴。

     其二,李敖文思缜密,滴水不漏,哪怕你有一言之误、一字之差,也难逃他的“慧眼”。仅举一例,《冷眼看台湾》之大部,皆系“论战”之作。你看他在“刀光剑影”中致对方“死命”,全凭心细如丝,哪怕你百密一疏,也被他抓个正着,娓娓道来,不急不躁,那感觉,真好似金庸笔下武林高手,于谈笑间化解对方招数,令对方顾此失彼,洋相百出。

     其三,李敖文笔犀利、驾轻就熟,平淡中常隐杀机,闲散中遍布网罗;处“党外”之境,观“全台”风云,喜笑怒骂,任情挥洒。你尽可领略其无限风光,却万难道尽其个中奥妙。

     其四,李敖年方六十出头,正值事业巅峰,“依旧谈笑风生地编着自己的全集,写着自己的新作”。与其评点正值盛年的李敖,倒不如说说已经“伟大”的鲁迅,或对或错,总不至惹他生气招来麻烦。

 2008-1-1 18:20 于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欢迎小宝宝来家!

想哪儿说哪儿---甜蜜又纠结的三天

想哪儿说哪儿---专门去吃一碗大烟鸡

想哪儿说哪儿---最接地气的大实话

想哪儿说哪儿---庭月空明人淡定

想哪儿说哪儿---古人的“气派”

想哪儿说哪儿---看戏不仅仅是闲情

想哪儿说哪儿---快活没理由

想哪儿说哪儿---这张照片好!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马教授的店,专营名家金石书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