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嘉珉:邓名先生《觉偈》读后(戌)

 陈嘉珉图书馆 2020-08-07

(原载邓名著《一诗一吟》,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6月第1版)

  鸣庄子

对于知性见性与否,庄子的答案非常有趣。庄子擅长讲故事,在《庄子·知北游》篇中,有个叫知的人,请教无为谓三个问题:“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怎样思索、考虑才懂得道?如何居处、行事才符合道?依从什么方法、路径能获得道?用邓名先生《无知偈》的问话来概括,就是“知去哪里了?”知问了好几次,无为谓都不回答。知又去问一个叫狂屈的人,狂屈说“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狂屈说我知道答案,这般爽快真是邓名先生《无知偈》所说“一诺言知之”的自信,但转眼就变卦了,狂屈说我心中正想说,却又忘记了想说什么。知最后见到黄帝,把问题重复一遍。黄帝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问黄帝:“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知说我和你知道这些道理,无为谓和狂屈不知道,那么谁正确呢?黄帝说“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黄帝说无为谓是正确的,狂屈接近正确,我和你则始终未能接近道;知道的人不说道,说道的人不知道,所以圣人施行不言之教。知很纳闷,就问黄帝:“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知说我要再次请教你,你明明知道并且回答了我的问题,为什么还说没有接近道呢?黄帝说“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黄帝说,无为谓是真正了解道的,因为他什么也不知道;狂屈只是接近道,因为他忘了道;我和你终究没有接近道,因为我们什么都知道。为什么知和黄帝未接近道?就是因为他们什么都知道了,这正是邓名先生《知知偈》说的“知之不在知”、“知了不沾知”,与道十万八千里,还侈谈什么“知”,侈谈什么“道”。

《庄子·知北游》篇中还有个故事,说的也是邓名先生所云“知之不在知”、“知了不沾知”这个道理。有个人叫泰清,他问无穷“子知道乎?”无穷说“吾不知”。又问无为,无为说“吾知道”。泰清问“子之知道,亦有数乎?”你知晓的道有名目吗?无为回答“有”。泰清问“其数若何?”道的名目究竟怎样?无为说“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无为说道可以处于尊贵,也可以处于卑贱,可以聚合,也可以离散,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道。泰清最后问无始:“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若是这样的话,那么无穷的不知与无为的知,谁对谁错呢?无始说“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无始说不知晓是深奥玄妙,知晓是浮泛浅薄;不知晓是在道之内,知晓就在道之外了。泰清似有所悟,叹息说“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不知是真知,而知是真正的不知,可是有谁知道这个不知而知的道理呢?”无始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无始说,道不可能听到,听到的不是道;道不可能看见,看见的不是道;道不可以言传,言传的不是道。使得事物有形的那个东西是无形的,因此道不可以称述。

无始看到泰清慧根不浅,于是接着发表了一通高见“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无始说,有人问道便随口回答,乃是不知晓道的表现;就是询问大道的人,也不曾了解道,道无可询问,问了也无从回答。无可询问却一定要问,这是在询问空洞无物的东西;无从回答却一定要回答,说明对大道并不了解。并不了解却要回答空洞无物的提问,像这样的人,对外不能观察广阔的宇宙,对内不能了解自性本原,所以不能越过那高远的昆仑,也不能遨游宁寂的太虚之境。

无始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为什么大道一被听闻、看见、言说,就不是道了呢?试问,若是道可以被听闻、看见、言说,那么听闻、看见、言说这个能闻、能见、能言的本身是什么?难道听闻、看见、言说之“能”不是道吗?天底下还有处在道之外而不是道的所谓听闻、看见、言说吗?这样的闻道、见道、言道,便是邓名先生《知知偈》所说“可惜知之亦非知”、“可惜知之亦未知”。因此这个能闻、能见、能言,恰恰是道之根本所在!

庄子在《知北游》篇中不厌其烦地反复论道,真是竭尽了“甚微细智”。庄子和东郭子的对话极其有趣。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恶乎在?”所谓的道究竟在哪里?庄子这样的绝世高人,是要学无为谓不回答呢,还是学狂屈欲言又止呢,抑或学黄帝侃侃而谈、“一诺言知之”呢? 庄子非常高明,他特立独行,只淡淡回答了一句“无所不在”。东郭子问“期而后可”,要求指出具体的地方。这时庄子给了一个似乎很无知的答案:“在蝼蚁。”庄子说道在蝼蛄、蚂蚁之中。东郭子问“何其下邪?”怎么道在这样低下的地方?此刻庄子更加得意,也显得更加无聊,说道“在稊稗”杂草中。东郭子很吃惊,问“何其愈下邪?”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越发得寸进尺,说道“在瓦甓”即瓦块砖头里边。东郭子异常吃惊,问“何其愈甚邪?”怎么道越来越低下啊?没想到庄子最后竟然说,道“在屎溺”,道在大小便里!东郭子最后无言以对,不再吭声了。庄子和东郭子的对话说明什么?说明道“无所不在”。不止那个可闻、可见、可言者才是道,一切所有都是道,一切所有均源于道,道在一切时,道在一切处,而这正是站桩最高的道境,也是邓名强调“站成一片”的精义所在。

《庄子·知北游》篇中光曜问无有的话,也是强调道无处不在。光曜问无有:“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先生您是存在呢,还是不存在呢?“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光曜得不到回答,便仔细观察无有的形状、容貌是那么深远空虚,整天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捕捉它却摸不着。光曜叹息说“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光曜说,那个最高的境界,谁能够达到呢!我能够做到“无”,却未能达到“无无”;等做到了“无”,却仍然是基于“有”,不知从哪儿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庄子通过光耀之口,一语道破“无无”关键法门。在邓名先生《无知偈》中,“无知知知之”、“知之得去知”是第一层“无”,即光耀所说“无无”的第二个“无”;“知之亦无知”、“去知亦无知”是第二层“无”,即光耀“无无”的第一个“无”。做到第一个“无”已经很难。难则难吧,难有难的道理,渐悟、顿悟也好,最后悟到了大道的不可道、不可名,就必须要如《无知偈》告诫的“无知知知之”、“知之得去知”。一般人开悟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了不起。

既然要“无知知知之”、“知之得去知”,既然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既然不能问也不能答,那好吧——就学习无为谓干脆不回答,或者学习无穷说“吾不知”,该可以吧。然而不行!邓名先生的《无知偈》“棒喝”开了——切不可以“无知知知之”而半途而废,因为“知之亦无知”;切不可以“知之得去知”而半途而废,因为“去知亦无知”。切不可以知道“无”就半途而废,因为“无无”才是究竟;切不可以悟到“空”就半途而废,因为要证悟“空”本身亦“空”才是究竟。庄子透过光曜之口,慨叹“无无”之难。难在哪里?好不容易做到“无”,然而却来个“无无”,似乎又变成“有”了。“无”即“无有”,“无无”乃“无无有”,这是世间法的大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绝门,必须练功修行,这是邓名先生力行“援武入道”、“站成一片”的根本宗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