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的来源

 道2和 2020-08-07

来源丨网络


| 丹仁绒臬 
  从前有一个人,因为家庭贫穷,时常希望发财。有一天,他把弟弟带到田园去,指挥说:“弟弟!你要好好耕种各种农作物,不要使家里发生困苦。这块地可种稻子;这块地种大麦、小麦;这园地种胡麻、豆子以及各种蔬菜。

  贫人把田地交给弟弟耕种之后,自己就专心到财神庙中当弟子。他每天均以最恭敬的心,礼拜供养财神(天神),日夜不停地祈求赐福,使他现世获得财富无量,以享天年。

  财神接受贫人香花等供养礼拜之后,即自思忖:“此人如此虔诚求我赐给他财宝,不知他先世中,有种布施等福德否?过去若无布施因缘,即不能获得福报。”于是财神即以神通观察贫人的前生,看见他前生没有少许布施因缘。财神想道:“此人过去世既无种福,今生何能得财?他的辛苦求财,终成白费。但他愚痴无智,一定会怨恨我不灵感。我今当设方便,使他了解种福得财的因缘。”

  财神便化作贫人的弟弟,进入庙中,虔向天神跪拜。

  他的哥哥说:“你不耕种农作物,来这里干么?”

  财神变化的弟弟回答说:“我也是来求请天神,使神欢喜,赐我衣食丰富,我不必耕种,以天神的力量,可以使田里谷麦自然丰收。”

  其兄责备说:“世间哪有这种不在田中下种子,而望自然收成谷麦的事?”于是即说偈曰:“四海大地内,及以一切处,何有不下种,而获果实者?”

  化弟质询其兄说:“世间没有不下种子,而获果实吗?”

  其兄说:“不下种子,当然不能获得果实。”

  这时,财神即现原形,而为贫人说偈云:

  “汝今自说言:不种无果实。先身无施因,云何今获果?汝今虽辛苦,断食供养我,徒自作勤苦,又复扰恼我。何由能使汝,现有饶益事?若欲得财宝,妻子及眷属,应当净身口,而作布施业。不种获福利,日月及星宿,不应照世界;以照世间故,当知曰业缘。天上诸天中,亦各有差别:福多威德盛,福少鲜威德。是故知世间,一切皆由业:布施得财富,持戒生天上。若无布施缘,威德都损减。定慧得解脱,此三所获报,十力之所说。此种皆是因,不应扰乱我。是故应修福,以求诸吉果。”(出《大庄严论经》卷十、《杂宝藏经》卷九)

  由于上面两部佛经所说,可以正确地明白:不布施种福,而求天神赐财的人,不但不得发财,反犯扰乱财神安宁的罪业。因此,希望得福发财的人,必须发心布施,广种福田才能如愿得到财富无量!(摘自《学佛因缘摘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