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首阳山与人为善 2020-08-07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前言:

元代,赵孟頫横空出世,他的风格特点一个“美”字足矣概括,如非要再添几字,则可加上“妩媚和飘逸”。赵孟頫天资聪颖,出身官宦,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于练字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方面尤其用功,十几岁就声名远扬。按现代说法是妥妥的学霸。读书刻苦用功,而且还有超人的艺术天赋。天下好事都让他占了,但没办法,老天就是这么偏爱他。赵孟頫艺术上可谓如日中天,诗书画具成。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赵孟頫的楷书更是集古人之精华,又有独特的风格,唐人把险、筋和骨占了,赵孟頫另辟蹊径,就研究怎么美。怎么美,赵孟頫就怎么写,:“最美不过赵孟頫”。赵体楷书,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宛如温玉熟妇,顾盼有致,飘逸多情。

试问,古今书坛,论美谁能与赵孟頫相提并论?难道美不是风格?亦非特点乎?好书者推崇赵体楷书,皆因其功力深厚,天赋超群,美仑美奂。赵孟頫在楷书和其它书体上成就卓著,这都有实功可见,亦有其经典佳作为证,绝非浪得虚名。后人曾评赵孟頫书法:冠绝古今,以书名天下。此评价对赵孟頫而言亦属实至名归。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赵孟頫的不足似乎是:妩媚有余,硬朗不足。得于手熟,亦失于熟。这就是说他的书法过于成熟,以至于学他者一不留神就养成习气。你夸好也罢,你说俗也好,赵孟頫就在哪里,不因你的称赞而增,也不因你的批评而减,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显赫地位是任何人都难以撼动的。

抛开关于形式,门派之争,究竟真正的书法学习是什么呢?从书法本体论来说,书法无非就是拿起毛笔这根“定海神针”,来规划着你自己心中的的蓝图,写出最美的自己。书法只是工具,途径,写的是你的人品,修养,道德情操。书法练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再加上日夜琢磨,专心致志,必定能大鹏展翅,一日千里。

奥秘的“汉字之美”

用数学,几何的观念轻松解析,一个好看的字,只要取其中心线,左右上下的笔画自然会将观者的视觉集合,汇聚到中心线上,形成如等边三角形一般的稳定感,美感自然产生。无论书写与鉴赏碑帖,只要透析汉字结构的眼界一开,学习的根基便已牢牢打稳。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汉字结构的三个条件

汉字结构主要分成两组:一组是篆书与隶书,表现为静态美。另一组是楷书与行书,的表现为一种动态美。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汉字的基本构成元素

在小篆刚发明时,四个影响决定汉字结构的最基本的条件也随之确立,方块形状,笔画的垂直,平行以及笔画等。字体结构是影响字体好不好看的最重要的元素,任何一件书法经典之所以好看,就在于它的书体结构决定了美的规律。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任何一个书法家一辈子追求的,不过就三件事-笔法,结构及章法。

垂直,横线平行,笔画等距,古人总结了很多字体的分析方式,但汉字的结构最基本的三个条件,垂直,平行的横线及笔画等距。篆书的经典是李斯的《峰山碑》和《泰山刻石》这些都是刻拓本,无法看清纸上的感觉,可以借助清代的书法家的作品。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汉字结构的基本原理

垂直,水平,等距这三个小篆的基本构成条件。为汉字的结构奠定了主要的大原则。虽然后来的文字变化多样,但都在这个美学基石系统作变化。汉字是方块文字。即在固定的方块形状,完成一个单字的造型。古人分析单字结构很早。欧阳询讲《八诀》楷书《三十六法》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分析越多,就等于没分析。还不如用最简单的数理法则来分析,更加有效。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汉字结构的基本原理,一个字好不好看,就决定于平衡。平衡有两种,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结构。一种是中心线集中。牢牢记住两大原则。第一个等边三角形结构-造成视觉的稳定。第二个是中心线集中-达到视觉的集中。

字体结构的几何形原则

早在商朝,盖房子广泛使用方形。方形的结构最稳定。,是最原始,基本的人工造型。最朴素的视觉美感。所以汉字从长短,大小不一的字体发展成方块字是理所当然的。几何原则的中心线,方块字有固定的大小范围,无论笔画多寡,造型结构如何,都在这范围内开展。具备一定的几何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字体结构的“中心线”。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结语: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是我们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不二的文化符号。练好书法,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在练习书法的同时,我们应该琢磨的是如何作出最精采的自己?

书法就是修行,成功的书法作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出来的,而是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琢磨,随岁月阅历的增加,对人生解读愈加透彻,人书俱老,这时才能写出更成熟的作品。

赵孟頫用笔明快飘逸,结体妩媚多姿,飘逸多情,一个“美”字足矣

对于书法的学习,让我想起庄子里面“庖丁解牛”的故事,技进乎道,方能游刃有余,书法教学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习书法是有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类似禅宗顿悟的方法,基本上可以达到明白道理,迅速提升。书法在魏晋,唐宋其实已达到巅峰,古代大师为我们提供一整套学习方法,这是无可质疑的,没有扎实的传统空谈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书法学习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