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1661年8月7日,著名文学批评家被清廷斩首

 泊木沐 2020-08-07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终结,这个逐渐没落的帝国之所以走向覆亡,主要因为没有选择顺应时代潮流而逆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正是这一政策最终导致了清朝的没落,而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正是因为在清朝曾发生过一起极其严重的事件,使清朝的自我封闭成为了历史走向。 这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就是当时举国震惊的江南三大案之一的通海案。

“哭庙案”与“奏销案”“通海案”一并称为“清初江南三大案”。 而实际上,这三案可以归一,因为有奏销案,所以才引出哭庙案,而哭庙案之所以会杀戮惨重,则是因为通海案。

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军北伐,攻克镇江,直逼江宁,但最终兵败远去台湾。局势平定后,清朝下令追查投降郑成功的人,一律以“通海”罪论处。当时的金坛县令任体坤趁机诬告之前联名控告自己的10名儒生,意图公报私仇。后案件查明,10名儒生得以释放,但通海案却远未平息。清朝为防止郑成功卷土重来,严查牵涉人员,历经数年,涉案人员近于千人,魏耕、祁班孙等人先后被捕,或被处死,或被流放。其间被冤枉者,也不在少数。这起发生在清朝顺治年间的事件使东南沿海地区都受到了波及,对之后清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哭庙案”事起于苏州吴县。1659年(顺治十六年),朱国治被任命为江苏巡抚。其人字平寰,辽东抚顺人,隶属汉军正黄旗。江苏是士绅集中之地,也是欠税最重之地,巡抚衙门所在地苏州是重中之重。朱国治秉承朝廷意志,大力催逼钱粮,暴戾程度甚于天灾,故苏州百姓称之为“朱白地”,意即凡朱所到之处,万物灭绝,只留下白茫茫大地一片。朱国治如此卖力,属下官员自然要更为加码,其中尤其以吴县知县任维初最为突出。1661年(顺治十八年)初,任维初出任吴县知县,上任伊始,为了催征钱粮,不惜大施酷刑,不过几日,便有人因欠税款被活活打死。

1661年(顺治十八年)2月,顺治帝驾崩。依照礼制,全国上下都要为顺治帝致哀。3月1日,哀诏传至苏州,朱国治等于府衙设置灵堂。连续三天,地方军政要员及郡中缙绅前往哭临。此外,地方政府还在苏州文庙设灵堂,供普通百姓祭悼。金圣叹起草了《哭庙文》,与百余名文人前往苏州灵堂,并亲手敲响文庙里的钟鼓,声震数里,邻近的许多市民闻声而至。秀才们被捕后,因为事涉任维初,这位知县也被拘审。任维初对于自己贪污公粮之事供认不讳,而且说明,所得银钱是为了应付巡抚衙门索贿的。这一来,巡抚朱国治便被牵连其中。

3月21日,朱国治的奏疏传至京师。此时,适逢金坛叛逆、镇江失事等案发生,加上朱国治将哭庙案上纲上线到谋逆的层面,于是,清廷将吴县“哭庙案”与金坛、镇江、无为等九案,一起作为“通海”大案在江宁会审。会审开始不久,朱国治又将同情和支持哭庙而且与自己有嫌隙的顾予咸、程翼苍、朱嘉遇、薛尔张等九人株连入案。

6月16日,判决下达,“哭庙案”中的倪用宾等十八人以“抗粮谋反”罪处斩。其中,倪用宾、沈玥、顾伟业、丁澜、金圣叹、王重儒、薛尔张、姚刚八人处斩外,家产籍没入官,妻子流放宁古塔。8月7日,在朱国治的亲自监斩下,“哭庙案”中的18名秀才与“通海案”中的人犯共121人,被处决于江宁三山街。临死前金圣叹看见家人,神色自若的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他的家人一听,忍不住嚎啕大哭,围观的人也都为之鼻酸,而潸然泪下。

至于在哭庙案中罹难的金圣叹,原本就已闻名天下,更因惨烈的终局而成为传奇。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为应科试,改称金人瑞,考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评注不少古典,奇才也。顺治十七年(1660年),皇帝对金圣叹的作品加以赞美“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他听说后,随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他死后,苏州有民谣口耳相传:“天呀天,圣叹被杀真是冤。今年圣叹国治杀,他年国治定被国贼歼。”民谣总是惊人的准确,哭庙案12年后,在云南巡抚任上的朱国治遭遇了三藩之乱。朱国治酷吏本色,对江南士绅狠,对自己也狠,面对吴三桂劝降,“骂贼尤烈”,被杀。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老话:“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据说是金圣叹说的。普遍认为意思是,水浒太多违法犯禁的情节,所以年轻人不应该看。而三国一堆尔虞我诈以求全身,也不好做上了年纪的人的示范这样。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金圣叹的评点,亦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仿效模范。中国的小说批评,以李贽开其端,由金圣叹发扬和推广,小说评点的方式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金圣叹的评本大受欢迎,流传日广,身后书商以他的名义出版别的著作,都题为“才子书”。金本《水浒传》文字精练,结构紧凑,人物性格更有个性,更为适合阅读,被视为最有文学价值的版本。

金圣叹所写评点之详尽细致,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前所未有。在小说批评领域,他的权威地位超越王世贞、李贽和锺惺诸大家,继后的毛宗岗评《三国演义》与张竹坡评《金瓶梅》,亦屈居其下。李渔赞赏独有金圣叹能指出《西厢记》优胜之处,深入至一字一句;清人如冯镇峦、毛庆臻都赞赏金圣叹《水浒传》评语匠心独运。金圣叹评语具原创性,个性分明,趣味盎然,而且准确清晰,细致入微,着眼于个别字词的艺术功能,远胜于中国其他诗话的含糊笼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