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百名英国顶级私立学校校长关心什么话题?

 英伦云小Allen 2020-08-07

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渴望把孩子送进英国私立名校,可是这些学校的录取条件也是十分苛刻的。今年招生季结束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什么类型的学生会获得青睐呢?我也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虽然说每所学校的择生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大致上都比较看重三个方面的能力,我归纳总结之后称为“三驾马车”。

NO.1

综合素质能力是能否进名校的基础,英国私立名校更注重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它的核心是全人教育all-round education。具体来讲,学生是否热爱艺术,是否可以欣赏音乐的魅力,是否享受运动的快乐?是否具有摔倒了爬起来的坚毅?是否具有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学校面试的问题是八小时外你在做什么?周末、假期你在做什么?

就我实际经验来看,那些热爱生活、人格独立、爱好广泛,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生更容易获得青睐。钢琴十级,绘画八级的证书固然可以说明一定问题,但他们更关心你是否有“走心”的作品。

NO.2

学习能力是能否进名校的重要一环。其实名校也心仪学霸,中国来的学生里不乏学霸,英国私立名校同样是学霸扎堆的地方。相对于国内孩子的“高质量刷题能力”,英国学校与其说是看重成绩不如说是看重成绩背后的逻辑思维缜密、知识面宽阔及阅读能力等这些知识素养。

面试时,首先学生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对什么感兴趣。这个兴趣不是“面试指导”能培训出来的。比如说学生感兴趣的是艺术,是文学,学校会接着问“那你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哪一部?为什么? … … ”。学校执着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是因为他们坚信读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并喜欢的专业,面对晦涩的专业知识时才能保持兴趣盎然,走向社会才能有所坚持,并有所成就。

其次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审辩式思维的能力。大到当今的热点话题,小到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作者?这些问题考察的是学生是否能够全面、逻辑的思考分析问题,做到不盲从、不偏激、不做非黑即白的结论。这些应该是英国学霸和国内学霸的最大差别吧。

NO.3

个人品德及修养是能否进名校的“通行证”,光有成绩和特长是绝对不够的!英国的私立名校始终严格将品德和修养要求当做择生的标准,他们相信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不仅仅是如何笑的优雅、弹的一手好琴,彬彬有礼那么简单,而是拥有谦虚、正直、包容、自律、有社会担当等高尚的品格。这才是他们经久不衰的立校之本。至于我学习好,我任性;我有钱,我嚣张,在这里分分钟就被“out”了。简而言之,孩子,这里是没人惯着的。

一流私立学校培养的是英国社会的精英阶层。精英阶层恰恰是个国家的中流砥柱。只有有了品德修养,才能拥有社会的担当。只有拥有了自由的灵魂和独立的意志,才能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

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想把孩子送来读书,可是很多孩子往往只有“一驾马车”,导致面试的反馈很差。根据我的实际经验来看,那些学习最拔尖的孩子落选率反而比较高,而第十名左右的孩子,平时保留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表现出来的热爱生活,生机勃勃,有独到的见解和自我思考能力反而更容易获得英国私立名校的青睐。



谈完了一流私校招生的三驾马车我想再和大家谈一个前瞻性的话题 --英国一流私立学校的校长在关注哪些最新的教育话题?

在招生季里,我和几位校长畅谈,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英国未来学家MrRohit Talwar 在最新召开的英国私立校长联合会年会上的发言—什么样的教育能满足未来五十年的需要。英国私立校长联合会集合了300位英国顶级私立学校的中小学校长,每年冬天的年会都会带给英国教育界最前瞻的观点。

目前英国的人均寿命是80岁,Mr Talwar认为对于现在11岁孩子的这一代人来说,他们的寿命可达到100-120岁。在未来10-20 年中,目前存在的30%-80%的工作都会消失。人工智能将替换掉现在人类在做的大量工作。这一代孩子一生可能会从事多达20个领域中的30- 40 种不同的工作。我们现在在培养孩子成为计算机程序员或是生物学家,但这些工作在他们大学毕业时可能已经不再存在了。上世纪初知识大爆炸每一百年翻番一次,到2020年每2.5年知识翻番一次!

今天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满足孩子明天的需要?面对一个高速运转,充满发展变化的未来,学校的职责是教授知识?还是教授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快速的应变的能力和坚韧的品格?


大家提到最多的第二点是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它是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徳韦克的成果。她认为我们有成长型和僵固型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面对一个挑战性任务时,禁锢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这太难了,我做不了。”然后,就什么也不做。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说:“这个有难度,我想试一试。”结果尝试以后,学到新的东西,潜力也得以开发。在成长型思维的影响下,孩子会享受到更高层的快乐-成就感。

僵固式思维模式的人,会倾向认为人的能力水平是天生的。他们几乎都会认为成败是衡量的唯一标准,他们害怕犯错,而且面对他人和世界采取防御的态度。

而成长式思维模式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提升的。如果问他们觉得自己最成功的时刻是什么,他们会回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的时候;他们看重在过程中自己的努力以及获得的提升,而不仅仅以结果论成败。他们对于世界是探索的态度。

这三百个校长在年会里着重探讨了如何把成长式思维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如何最好的培养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才。

成长式思维是当今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焦点,它影响的是人的一生而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西方很多学校和家庭都在身体力行的探索着成长式思维的运用。

  • 如何培养孩子敢于面对挑战而不是逃避困难?

  • 如何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

  • 如何培养孩子输的起,学会在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不断进步?

估计很多家长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和大家讨论

写到这里,如果家长联系未来的发展趋势,琢磨琢磨这三驾马车想必对子女教育会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