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壹点音频|李清照《点绛唇·闺思》:柔肠一寸愁千缕,思念已荼靡

 江山携手 2020-08-0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令茹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素手执笔,写尘世风景,写落花无语,叹息着人生的美丽与哀愁。仅凭诗词,她可与苏轼、陆游、辛弃疾相媲美,其所创的“易安体”,绚烂了中国诗词的整个花季。

我们将从六大篇章来解读李清照的部分诗词,和您一起与这位远在宋朝的女子细细谈。

点击收听往期李清照诗词解读

第二篇章【绣面芙蓉一笑开】爱情,苏醒了一颗文采飞扬的心。眉波流转处,心事尽数横陈,她寥寥数笔写尽了少女的娇羞与率真、矜持与洒脱,实乃描写闺中少女的传神之作。

世间所有的美丽,都经不起岁月的无常。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幸福的生活仅持续了一年多,朝廷政变改变了两人的生活轨迹。

当时父亲李格非深陷党争之中,被不断贬谪。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却是青云直上。浮沉起落的宦海里,所女子李清照心挂父亲,无奈向赵挺之求情,却被婉拒。百般煎熬之下,李清照只好暂时收拾行李,独自一人回到了山东明水老家,自此与夫君赵明诚分别。

在这期间,李清照对丈夫的相思可谓是“柔肠一寸愁千缕”, 尚沉浸在热恋中的她,抛却了往常的骄傲清高,在这第一次分离中任由自己陷入透骨的思念中。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是词牌名,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再到写伤别之愁,最后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

开篇,李清照将一寂寞之愁尽情宣泄,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试想一下,“柔肠一寸”即有“愁千缕”,那么整个人要承受多少愁思呢?这种不成比例的交错写法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看到一位弱女子愁肠欲断、似乎再也承受不住愁情的凄美景象。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这两句写到了伤春之愁,“惜春春去”颇有让人怜惜之感,淅淅沥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能在女子心中留下几响空洞的回音。

同样是伤春的诗篇,欧阳修笔下的伤春笔调是直接而浓烈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相比之下,李清照则是一如既往的淡笔含深致,有着小女子耐人寻味的情调。

下片中,笔力集中在女子凭阑远望而搅起的心理活动上。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栏”表示人物心情忧郁无聊。李清照则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把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鲜明地点出来;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托出了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之深、之重、之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这一句中的人是特指李清照丈夫赵明诚。这一方面点明了女子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是思念远出的良人。

李清照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然而视线被截断了,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

思念一个人到极致是什么感觉,大概是见青山萦雾想他,见乌云磅礴想他,见湖风掠耳想他,见明月彩云归想他……但回归到现实,只有一幅凄凉的画面,这不就是对望眼欲穿的女子的无情回答吗?

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个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文字/主播 孔令茹

后期/编辑 孔令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