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系列35:最爱去人才中心玩乐的君王

 金色年华554 2020-08-07

公元前354年,秦国攻占了魏国的重镇少梁,紧接着又拿下了魏国的旧都安邑,并且将国都从雍城迁到了咸阳。

公元前341年,齐国和魏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马陵之战。这场战争,既是齐国与魏国两国之间的争斗,也是庞涓和孙膑两个同门兄弟之间的斗争。当然,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马陵之战几乎成了孙膑一个人的秀场,庞涓而惨死于树下,齐国大败魏国。

经过这一场战役,魏国的家底几乎都打光了。恶狗已落水,焉有不痛打之理乎?秦国人是一鼓作气,将魏国彻底地赶出了河西地区。就这样,曾经叱咤中原的霸主轰然倒下了,所有的荣耀也随之而灰飞烟灭。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辞世。同一年,商鞅被继任的秦惠文王以谋逆的罪名通缉,最终遭到了五马分尸之刑。这一日寒风夹杂着飞雪,须臾间便将商鞅的尸体掩盖掉了。二十年变法图强,最终竟落得个如此悲惨的下场。可悲可叹!

∆ 五马分尸

当秦国积极改革的时候,海边的齐国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只不过齐国的变革是以内斗为主。公元前384年,完成了“田氏代齐”大业的齐太公田和去世,次年由他的长子田剡(yǎn)即位。十年后,田和的另一个儿子田午,弑兄自立为王,谥号孝武桓公又称为齐桓公。

不过您要注意了,这里说的齐桓公,乃是田齐桓公,并非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姜齐桓公。

齐国的这场内部斗争极大地消耗了国力,而此时恰恰是三晋最强盛时期,可想而知,强邻压境,便意味着齐国的荣辱史开始了。此后,各个国家都开始了对齐国的侵略,不仅仅是强大的三晋,甚至连鲁国和卫国这种小国都经常袭扰齐国。

在田齐桓公统治期间,唯一的亮点就是搞了一个稷下学宫。说起这稷下学宫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它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人才聚集中心,可能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学风最为开放的机构了,在学宫中,诸子百家人人可以登台演讲,可以相互争论,不同的声音在这里同时出现,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统一思想,这历代齐国统治者对稷下学宫采取的态度都是宽容和保护,允许学者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   

   ∆ 稷下学院

稷下学宫建于田齐桓公时期,直到秦始皇平定六国才消亡,历经了一百五十多年,基本上贯穿了田齐的整个统治时期。因此,单就文化软实力来说,齐国则是中原诸侯国当中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时间到了公元前357年,田齐桓公的儿子田因齐即位,是为齐威王。齐威王自幼在稷下学宫的熏陶中长大,可谓是饱读诗书,见识不凡,只是其人好于玩乐,对朝政之事基本上不太上心。稷下学宫草创之初,虽然没有后世的壮观,但已经隐隐约约地露出了龙虎之相。田齐桓公修建这稷下学宫,本意是想振兴齐国之用。然而到了齐威王的时候,这学宫不再是国家的智库和人才库,而是成为了他个人的文化沙龙。

齐威王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稷下学宫,可惜的是,他到这来并不是为了求贤问道,而是在这,和这些学者们作诗赏乐,猜谜吟对。甚至还一度带起了一种新的潮流,称为“隐语”,也就是原本通俗易懂的话那一定要用文辞修饰之后表达出来。打个比方,我们一般人见面会说“好久不见”或是“甚为想念”,而用“隐语”的表达方式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齐威王对这股风气那是非常的享受和推崇,经常用隐语和别人聊天,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繁文缛节的词语上,自然也就没有工夫去处理国事。正所谓上行下效,手底下的大臣见君主既然如此无作为,那自然也是各种的欺上瞒下,拉帮结派。这周边的国家见齐国是一派沉沦之象,于是便纷纷前来掠夺齐国的土地,田齐家族刚刚窃来不久的江山,已经岌岌可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