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中石的书法屡遭争议:以偏概全,是否有失公允?

 昵称69290948 2020-08-07

欧阳中石的书法屡遭争议:以偏概全,是否有失公允?

欧阳中石的书法屡遭争议:以偏概全,是否有失公允?

欧阳中石先生是当代为数不多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目前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近年来有关他的报道很多,但随报道而来的并不全是赞美,更多的是争议,而且是报道越多,争议越大。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物之所以会引发争议,是因为这件事物不合理。如江苏高考状元无缘清北引争议,因为很多人觉得因一本功课不达标就将人才拒之门外,是不合理的。那么,对中石先生争议的根结在哪呢?人们又在争议什么呢?

专栏
孙过庭书谱学习技巧,精品十四讲
作者:二小书法
¥299
59人已购
查看
欧阳中石的书法屡遭争议:以偏概全,是否有失公允?

争议什么

中石之字不及中石之名。有人说,只要看到书法家的介绍,上至中书协领导及会员,下到乡野村夫书法爱好者。学书历程上学秦汉古隶,中学魏晋名家,下学唐楷、草书。得金石之韵、二王遗风,自成风格。但最后看不出一点儿古风法度,实在是后生茫然。

中石之字千篇一律毫无变化。有人说,我没看出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只看到了千篇一律,好比正常的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了一块很大的鹅卵石。中国书法讲究干湿浓淡,全篇一个色调黑压压一片,全然没有一丝变化可言。

欧阳中石的书法屡遭争议:以偏概全,是否有失公允?

中石之字不是书法。有人说,与其说他写的字是书法,倒不如说是名人写的字。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的字迹而已,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很坏。每个人写的字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石先生也不例外。之所以他能被人顶礼膜拜,全在于他有一个讲坛,掌握了话语权,而其他的人没有。

争议的根结

中石先生名不副实。由争议什么可以引出根结之一——名气很大水平一般。

欧阳中石的书法屡遭争议:以偏概全,是否有失公允?

举个例子:前不久有一位自称与王羲之齐名的广西籍书法家,好像叫王彤云,他的艺术简历对他的介绍可以说是世界级的,宇宙级的,而实际水平只有乡村级或家庭级。也就是说,中石先生虽盛名于当代,但多数人认为他的水平只是乡村级或家庭级,故名不副实。

中石先生才不配位。由争议什么可以引出根结之二——才华与职位不成正比。

欧阳中石的书法屡遭争议:以偏概全,是否有失公允?

举个例子:一位只有小学教学水平的数学老师,不教小学生数学,反而去教大学生的高数,能行吗?不行!不行却硬要把他放在教授的位子上,这不就是才不配位吗。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认为中石先生只有小学老师的水平,不足以担任博导、顾问等职务。

争议是否合理

我们同样知道,一件事物引发争议,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物有争议——争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欧阳中石的书法屡遭争议:以偏概全,是否有失公允?

如报考北大考古系的湖南留守考生引争议,认为不好的人群只是与之不相干的人,而她自己以及整个中国考古界却不认为不好。对于中石先生书法的争议,站在争议人群的角度,争议是合理的,而站在非争议人群的角度,争议又是不合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